专访︱中医医院明年营运,卞兆祥冀首年摸索更成熟中西医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4-04-24 08:25

香港首间中医医院核心管理团队在今年初组成班子,预计明年底起开始营运。 中医医院行政总监卞兆祥接受《星岛》专访时指,医院全面运作后,团队有800至1000人,包括近200名中医及50名西医;已聘请约20人规划分科服务等工作。 开院首年目标并非追求服务量,而是希望摸索出更成熟的中西医服务模式,因“首年最重要是团队和体制的磨合,把团队chemistry (默契) 发挥出来。 ”医务卫生局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强调,中医医院的经常性开支有75%由政府支付,并非一所自负盈亏医院,未来政府资助服务定价将维持“高补贴低收费”,巿场导向服务定价亦非与私家中医争利。

卞兆祥(右)

▲卞兆祥(右)指,中医医院为香港开拓过去未有的“住院治疗”模式,对培训中医人才及临床科研是“历史性的跨越”。陈极彰摄

笑言政府给出“很长的任务清单”

中医医院将分5年开展服务,首年开设门诊及25张日间病床,翌年再开住院服务。 当中65%服务由政府资助,35%属巿场导向。 卞兆祥形容,中医医院是历史性跨越,将中医治疗由社区门诊跃升至医院层面。 院内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及针灸科共6大分科,开院首年会在内科及针灸科推7项专病项目,包括纯中医服务的长期痛症、中医为主的治未病,及中西医协作的中风后复康等。

对未来中西医工作分配,卞兆祥笑言上任后政府给出“很长的task list(任务清单)”,现正处理行政架构、人员体系、日常运作管理规范和条例等工作。 像病因广泛的腰痛需中医及西医诊断,排除手术及紧急治疗等可能性,再考虑治疗方式。 张伟麟补充,院内设化验诊断、放射诊断及内窥镜等基础西医检查,但中西医配合涉技术和法律问题,需在运作过程中摸索。

现行《中医药条例》及行为守则针对门诊,在中医医院层面或需微调:“如‘处方上需医师签名’,传统是实体签名,但中医医院只有电子签名,须咨询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原则上问题不大。 ”

中西医比例为8:2 料对西医有吸引力

中医医院设24小时中西医分三班制当值。 张伟麟指,中西医比例为8:2,料全职西医人手在10人内,其余以兼职为主,“像肾科、心脏科等,有病人才来会诊,因中西医合作属新领域,对专科医生有很大吸引力。 ”但他承认,中医医院非西医培训基地,请全职西医有困难,是否与西医服务提供者协作,料明年才有定案。 另中医医院属“开放型医院”,除核心团队,不少中医是兼职,与18区教研中心及内地不同省巿中医院亦有交流,但卞兆祥强调,主力仍是“香港本土人员”。

不设急症 服务原则上属“全预约制”

中医医院将不设急症、深切治疗、分娩及全身麻醉手术,日后紧急个案会如何处理?张伟麟指,服务原则上属“全预约制”,收症时会有完整评估,相信不存在“突然有个急症”。 若病人在门诊或住院时情况有变,超出中医医院治疗范围,稍后会与医管局开会商讨相关转院流程,包括转往私院,“另公院病人解决急性风险后,也可转到中医院,也会与医管局协调双向转介机制。 ”

服务收费将参照巿场和医院成本

至于公众最关心的收费,张伟麟指,中医医院的目标是开发适合香港的中医药服务,并担当“转化者”将成果转移回社区,而非与私家中医竞争。 当中资助服务由政府定价,巿场导向服务收费就由院方自决,病人可选择病房及主治医师,“但太平太贵都唔得,因价格过低难健康营运,私营巿场会无法转化;太贵巿民也负担不来。 将参照巿场价和医院成本,开院前约4至6个月有定案“。 他又指,中医医院的物业、仪器、维修等均由政府出资,培训及科研等也有额外拨款,且可开发中成药获取收入,财政上非常健康,巿场导向服务比例日后也可上调至最高50%。 ”

中医医院人手安排

中医医院人手安排

更多香港医疗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长者医疗券第三季扩展至内地,试点医院:准备穿梭巴士接载港人看病

中医医院收费料明年中公布,将不设急症室、分娩服务等

香港公立医院看急诊要变了?这一情况下,收费跟私医贴近!

首家港式口岸医院料今年7月投入服务,价格比香港私人医院低一半

内地医生赴港就医,比较公营、私家医院!盛赞香港医疗体系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