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任由流氓猖狂,宽容和理性何在

2024-04-14 11:57

河南汤阴县一中学校长所写的短文《杜鹃花落》,以一名侵华日军为视角,描写了游击队战士与日军一场战斗。当此文成为某次考试的阅读理解题目后,被人挑出来举报了。文章中的部分词语和称谓被扣上了“汉奸”、“有毒”的帽子。

《杜鹃花落》所描写的故事中,游击队虽然寡不敌众,仍英勇顽强、宁死不屈。作者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刻画日本军官岗田的言行,既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本性,又让读者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虽然文笔和立意算不上多高明,但明显和被加注在身的“罪名”不符。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有不同理解、不同看法很正常,毕竟每个人的知识构成、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但是举报者看似出义愤,实际上此类网络批判近年来层出不穷,最终都是为了在当今这样一个“注意力时代”吸引流量,方便随后“变现”牟利。

可是面对这种动机不纯的行为,受攻击对象和涉事单位又是如何应对呢?《杜鹃花落》的作者随即被当地教育部门免职。被举报有樱花、红日元素的地铁、商场迅速撤下布置;那些利用国家、民族等概念做掩护,散布极端思想的人,反而不用担心被追责、负责。

1930年,有位作家曾在一篇《流氓的变迁》的杂文中提到,有侠气的人逐渐被消灭,做强盗不安全,于是就成了流氓。流氓们平日里做啥事?和尚喝酒他来打,男女通奸他来捉,私娼私贩他来凌辱,乡下人他来欺侮。这样的流氓有三个特征,一是都有宏大的借口;二是所作所为都是伤害他人的事;三是只挑弱者下手。对比起来,过了将近百年,流氓依然不少。

当下中国社会,扛着民族主义大旗搧风点火、转移矛盾的“爱国人士”之所以能横行无忌,除了某些社交平台的纵容,大众的应和也温床——歪理不缺人配和,“明白人”沉默不语。在仇恨教育的长期浸染下,逻辑和常识逐渐让道,儒家文化又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混合,令部分人丧失了基本价值判断能力,只凭借主观情绪做评判。

如果把这些人分老中青三代,老人因其接受教育的年代、环境所限,尚属情有可原。青年涉世未深,被片面的观点左右,也还“有药可医”。最糟糕的是其中部分中年人,就因为自身面临困顿,甘心舍弃良知,既罔顾历史又不正视现实,靠挑唆老人诱导青年追名逐利。对持不同观点、不与其合作的人进行各种攻击,手段卑劣,语言粗暴。

历史上社会动荡时,政客常利用民族劣根性去哄骗社会上的大多数,现在的中国社会面对经济下行的困难,最需要的恰恰是理性、常识和逻辑。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宽容胜于仇恨,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极端力量,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精神。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