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访港︱陈丹红:南极“秦岭站”成中外科学家合作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09 13:13

国家第一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昨日(8日)抵港,中大“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今日(9日)开幕,邀请“雪龙2”号科学员与在场学生探讨南极科学考察经过,分享自然科学知识。

“雪龙2”号

▲“雪龙2”号访港。资料图片

国家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表示,中国的极地考察已有40年历史,国家亦致力促进对南北极的认识等,加强极地气候、环境、海洋和生态研究,为认识、保护及利用极地,贡献中国力量。她表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今年2月开站,指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期待日后成为中外科学家合作的开放平台。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分享在南极考察的数次经历,以及国家开展南极生态研究的意义。张北辰表示,南极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记录器,是一个警示器,探索南极其实是在做面向全球的工作。

他提到,在南极考察中,有的调查会取冰芯和海底柱状沉积物样品,地球不同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就记录在这些样品上,通过分析它们能了解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史。同时,由于南极的“环境本底值”十分纯净,全球环境的细微变化也都能在样本中反映出来,对人类具有警示作用。张北辰希望,未来亦有来自香港的科研人员加入其中,共同为祖国科学考察做出贡献。

中大校长段崇智致开幕词时表示,相信“雪龙2”号科学家将会与香港本地的大学生及中学生对话,能启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识,鼓励青年人为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思考和力量。

“雪龙2”号访港筹备委员会主席马逢国表示,相信科学家在分享经历及发现时,能提升年轻人对科研的兴趣。他认为“雪龙2”号能体现爱国精神,展示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可激发更多年轻人投入相关工作。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