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儿女私情,亦不乏家国情怀

2024-03-28 19:55

苏曼殊的一生既有儿女私情,亦不乏家国之情。在日本读书时,远在他乡的苏曼殊仍高度关注国内局势,爱国忧民之情愈益浓厚。

马以君编着的《苏曼殊年谱》记载,1902年深秋,苏曼殊加入了留学生建立的革命团体——青年会,不久又参加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1903年春,苏曼殊从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转学至成城军校。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学习陆军,与蔡锷为先后校友。在成城军校,他天天舞刀弄枪,胡服骑射。然而志士归国失路,勇士报效无门,苏曼殊热血未冷,他在孙中山与黄兴的麾下以笔为枪,成为名闻遐迩的“革命和尚”和“兵火头陀”。

丰富的人生经历让苏曼殊交友广泛,在苏曼殊的朋友圈中有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如黄兴、孙中山、陈少白、廖仲恺、何香凝等,有声名远播的文化巨子如陈独秀、章太炎、刘师培、黄侃、章士钊等,有名扬天下的文学大家如鲁迅、包天笑等,有名重一时的宗教界人物如杨仁山、李叔同等,尤其是作为文化团体“南社”的一员,他结识了社中诸多俊杰,如柳亚子、叶楚伧等等。

1903年,清代末年的著名日报《苏报》被封。不久,章士钊、陈独秀等人又在上海办起《国民日日报》,苏曼殊遂往任报社翻译。

1907年,苏曼殊再赴日本。他与章太炎同住在东京《民报》社,在《民报》副刊“天讨”的美术版上发表许多画作,仿佛一支支响箭直射清王朝脑门和胸膛。日本学者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记录了鲁迅告诉他的往事,1907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曾与苏曼殊等筹办《新生》杂志,欲借此阵地鼓吹新文学革命,但未成功。当年8月,苏突然离日回沪,他渴望革命早日成功,但眼看一次次武装起义连连喋血,一批批革命志士滔滔不归,倍感寒意,复起逃入寂寂空门的念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