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应科大育职专人才,切合经济转型需要

2024-03-22 13:45

都会大学获教育局批准,成为香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简称应科大),推动职业专才教育发展。香港积极推动创科发展来促成经济转型,关键是需要不同类型人才,故大学在职能上需要进一步分工,大家期望都大在推动职专教育起带头作用,吸引更多专上院校加入,推出更多切合实际经济需要的课程,提升职专课程的认受性之余,也改变社会对职专教育“次一等”的观念。

与八大明确分工填补制度不足

《施政报告》提出将合适自资大学转为应科大,政府提供财政及配套支援,鼓励开办更多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学位课程。经过教育局和评审局的评核,都大符合所有条件而成为首间应科大,当局将拨款1亿元设立启动资金,助都大在内的自资专上院校,成立应科大联盟,共同宣传推广,提升职专教育在社会、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都大校长林群声表示,正计划开办体育、酒店和航运管理等新课程,并会与机场商讨合作,训练机师或飞机工程人员、地勤等。

港府推动成立应科大,是出于现实需要,因香港经济产业太单一,急需升级转型,而创科发展便是未来经济增长引擎。香港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需要多元化创科和技术人才,可是现行教育制度未必可应付相关需求。八大资助院校属于综合型大学,提供多种课程,并投入资源进行基础研究,可是不少科目着重教授理论而非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的新技术。应科大则专注培养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其课程与特定职业有紧密关系,旨在教授学生一系列业界所需的最新技术和知识。

事实上,外国很多高中和大学实行双轨制,提供学术型和职业导向,让学生因应个人能力和兴趣选择升读大学抑或接受学徒训练,后者与培训企业签约,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参加评估考试后即可获得文凭证书并工作,增加职专教育的认可和吸引力。

香港在1970年代也曾经设有工业学校和职业先修学校,但其后随着工厂北移而式微,令到不少家长和学生均认为读工科没出头,将人生目标锁定在升读大学。即使在DSE试中未能取得入读大学热门“神科”资格,很多父母也不愿让孩子报读职专课程,退而求其次报读其他大学课程,务求毕业后取得学士学位。这不利培育技术人才,故政府今次让一些专上学院变相升格为大学,或鼓励自资大学成为应科大,目的是让这些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办切合企业和经济需要的职专课程,以填补现行教育制度的不足。

改变社会对职专“次一等”观念

此外,香港推动创科发展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出路,增加上流机会。港府在创科发展蓝图确定支持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外,更首次清晰表明会加强新能源车和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以电动车为例,当局为了落实碳中和,决定在2035年停止登记燃油汽车,鼓励车主转用电动车,意味电动车数目将与日俱增,令研发电动车充满机遇。电动车涉及安装高电压电池,传统车房未必懂得修理,也不懂如何处理电池,而这涉猎机械、电力、电子工程和资讯科技知识,需培训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为从事电动车产业的人员提供很多商机。

都大取得应科大的头衔,定位非常清晰,以职业导向和实用为主,在设计课程时会与业界沟通,了解其实际需要,也应考虑配合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需要,加强与大湾区合作,透过互补优势,培育出大家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不愁出路,从而提高学生报读的吸引力,改变社会对职专教育“次一等”的观念。假如都大将新课程办得有声有色,相信会吸引其他有潜质专上学院加入,并合组应科大联盟,届时更要通过明确分工开办课程,避免院校间出现恶性竞争,令职专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