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名相王珪直谏闻名于世

2024-02-19 11:37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新唐书》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王珪任职敢于犯颜直谏、匡君之违,为人却虚怀若谷、礼仪当先,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并称唐初“四大名相”。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八月,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赦免了当时在李建成府中的王珪,并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建议下,将王珪、魏征一同召到朝中,出任谏议大夫。同年十月,李建成以“息王”礼改葬,王珪、魏征等前去参加了改葬仪式。

后世人谈论敢于犯颜直谏,言必称魏征,其实王珪与魏征相比毫不逊色。

贞观二年(628年)底,唐太宗闲暇无事,与王珪闲聊,说起了庐江王李瑷。李瑷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兄弟,曾任幽州总管。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外援,玄武门兵变后,李瑷造反,被部下所杀。唐太宗指了指身边的美女说:“这美女就是庐江王的爱妾,她是李瑷杀了其丈夫夺来的”。

王珪立即站起身,正色道:“杀其夫而夺其妻,陛下认为对不对呢”?“这是明摆着的事情,怎么能说是对的呢”?“那就请陛下纠正错误,杜绝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李世民接受了王珪的建议,不久,将宫中美女送出,交由其亲属另嫁。或按照自愿在寺院、庙宇出家。

贞观七年(633年),王珪因无意泄露朝廷禁语,被贬为同州刺史。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思念王珪,召其回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参与修定魏征主持的《五礼》。

王珪在唐太宗身边为官十年,很受李世民的信任。王珪每次犯颜直谏,唐太宗总是虚心接纳采用。

贞观十二年(638年),王珪上奏道:“三品以上官员遇见亲王都要下车行礼,这不符合礼仪。”唐太宗不高兴的道:“你们为彰显尊贵,便轻视皇子吗”?王珪与魏征极力劝谏,唐太宗遂听从了王珪的建议,削减诸王权势。

唐太宗授王珪影响颇多。特别是治国安民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大。王珪曾这样对李世民说过:“秦始皇、汉武帝虽功高天下。但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崇侈极欲,民力竭尽,祸患很快就要发生了。难道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汉武帝就不知道如何治国安民吗?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向罢了。隋炀帝利用其父隋文帝的积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享受奢华。隋朝因此很快就灭亡了。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唐太宗通过这次谈话。悟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奉君,如割己肉啖口,腹饱身死”的道理,结合魏征的劝诫,总结出「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人力竭”的格言。

贞观十三年(639年),王珪身染重病。唐太宗特命自己的女儿南平公主(王珪儿媳)亲自探视侍候,又命民部尚书唐俭为其调理药剂饮食,还定时为其配送宫中药膳。但王珪身体日虚,不久病逝,寿享69岁。唐太宗闻知痛苦。亲自素服举哀,并命自己儿子李泰率百官到王珪家悼唁、送葬,特追赠他为吏部尚书,赐谥号为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