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对李白求救无动于衷

2024-01-31 15:04

公元757年二月,诗仙李白被唐朝军队拘捕,被投到浔阳狱中。此时有一位叫张孟熊的秀才将要前往广陵,于是李白写了一首诗,托他献给自己的诗友、淮南节度使高适。在这首诗中,李白将高适比作张良,说他谈笑却妖氛,还说自己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李白是希望高适对自己施以援手的,但高适却无动于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744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结伴而行,漫游梁宋,他们登吹台,游梁园,在孟诸野泽狩猎,三人“饮酒观妓,射猎赋诗,相得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之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携家带口前往庐山躲避战乱。就在此时,李白接到了永王李璘的再三邀请。

李白最终决定出山,加入永王的幕府,担任江淮兵马都督从事一职。此时的李白虽然已经57岁了,但他认为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李白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永王东巡歌》11首。在这些诗中,李白以谢安自己,表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然而没过多久,永王李璘兵败被杀,李白锒铛入狱。

之后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李白托人给高适献诗,希望高适能帮助自己。然而,高适却没有任何反应。后来李白虽然出狱,但却和高适没有任何关系,是江南宣慰使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出面保住的。宋若思对李白颇为欣赏,让他在幕府中担任参谋,负责军中的文书事务。当时是高适负责平定永王叛乱的,他却对李白没有任何表示。

性情豪放的李白对此事耿耿于怀,他似乎删去了诗文集中与高适交往的记录,并且表达了对交友之道的质疑,比如在《君马黄》中,李白就写道,“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相知在急,独好亦何益”。从诗歌的创作时间来看,李白很明显指的就是高适不肯营救自己。李白删去了与高适的诗作,高适则修改了与李白有关诗的题目。

高适为何不救李白呢?这与高适的性格有关。与李白、杜甫一样,高适的仕途也非常不顺。为了能够进入官场,高适不断地给朝中权贵献诗谄媚。他先是向李林甫献诗,称赞对方就像傅说、萧何那样,接着又给杨国忠写诗,称赞他征讨南诏的举动。众所周知,李林甫、杨国忠是朝中的奸臣,高适为了做官,甚至不惜向他们谄媚。

不过,高适的仕途依然不顺,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高适因投奔逃往的唐玄宗到玄宗的嘉许,被任命为侍御史。

之后,高适因反对任用永王李璘,得到了唐肃宗的信任,而不明政治形势的李白却支持永王。唐肃宗与永王之间的分歧,实际上是唐肃宗与唐玄宗之间的矛盾,高适对此心知肚明。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不可能去营救李白,因为与友谊相比,他更看重自身的仕途。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