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家族在太古洋行的多年经营,早已在多个行业搭起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也为家族进入近代商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莫干生后的家族成员,涌现出商业领袖、社会名流、医学精英等优秀人才。
▲20世纪50年代莫干生家族合影。 会同村史馆供图
莫干生在辞去太古洋行买办一职后,开启了另一段传奇人生:他积极参与投资九龙巴士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以及中华娱乐等庞大业务,并在其中担任董事;又与香港知名企业家区泽民、何启等人成立启德置业有限公司;同时入股家乡中山县岐关车路有限公司,为家乡开通了进入岐关公路的乡道。
莫干生三弟莫应溎在1931年以香港糖商总会会长的身份,组织行业观光团到广州参观国货会展。1935年,在莫应溎的努力下,成功利用侨资在广东建造了市头、新造、惠阳、东莞、顺德五大糖厂,为民族实业的振兴和发展贡献力量。1951年,莫应溎因在香港提议并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保护工人权益运动被港英当局驱逐出境,回到内地后,莫应溎曾担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1984年,他被委任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容春慰介绍,莫氏家族一直秉承祖训,慷慨资助教育事业。莫氏家族在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及广州岭南书院(今中山大学)设立奖学金、莫干生资助香港大学创办太古工程学院并设立奖学金,其侧室张氏任职坚道格致中学校长,桃李满门……莫藻泉作为香港青年会创办人之一,其侄莫咏虞为太古童子军的创办人,其侄孙女莫容真踊跃赞助中国妇女会及街坊福利会,历任中国妇女会会长及主席、南华体育会副主席等职务;其孙莫庆尧至今仍积极为中国青少年服务,并创立基金。
《会同村志》记载,莫干生的兄弟、子侄以及宗亲在工商、财经、政界、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乃至慈善等方面多有建树。据粗略统计,从莫仕扬到香港创业开始,延绵至今的第五代、第六代,侨居海外及港澳台的会同莫氏后人已逾3000人,其中不乏“去国怀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