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香港融合,不少港人到内地工作及养老,令于出入境口岸接送伤病者的私人非紧急救护车服务需求增加。有医疗集团指,过去1年已处理逾万宗涉及口岸接送等个案,反映需求殷切。不过,有知情者透露,除了守法的从业员,也有未领取认可牌照的怀疑“无牌经营”者,同样提供私人救护车服务,并在车内配备压缩气瓶等危险品,引发安全疑虑。据知,本月初曾有“无牌”私人救护车遭警方截查,被揭发涉嫌非法改装。有汽车业人士反映,申请认可牌照困难,盼当局能弹性处理;保险业界则提醒市民,乘搭“无牌救护车”遇意外或不获赔偿。
▲有知情者指,深圳湾口岸每日至少有10宗由内地返港的非紧急救护接送个案。
私人救护车属于“特别用途车辆”,申请相关牌照须先获得医疗机构或政府部门批准。据《道路交通条例》,“特别用途车辆”是指经设计、构造或改装为用于非运载货物、接送乘客等用途的车辆。运输署指,“特别用途车辆”的设计和构造,除须符合《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等法例,亦须符合救护车的相关国际认可标准。为确保行驶安全,相关车辆须通过运输署每年检验。据运输署资料,现时全港有22辆已登记的“特别用途车辆(私人救护车)”,当中包括圣约翰救伤队的救护车队。
有医疗界人士指,私人救护车主要提供非紧急救护接送,包括于本地医院转院、宁养护送、国际紧急医疗运送,及近年大热的出入境口岸接送等;现时全港约有3至4间公司提供私人救护车服务,惟因申领牌照困难,大部分私人救护车都未领牌照,为免引人注目,相关救护车的车身不会印上救护车的中英文字句或急救标志。
▲怀疑无牌的救护车车身,没有印上救护车的中英文字句。
车尾放气体瓶 遇追尾或爆炸
据了解,本月3日曾有一辆私人救护车于港珠澳大桥的香港口岸,接载病者到港岛一间医院后,于香港仔遭警方截查,被揭发涉嫌非法改装,警方扣留有关车辆检验。资深救护员Ben透露,涉事的是一辆“无牌”私人救护车,该车车厢曾作改动,包括拆除座椅,以腾出空间放置担架床,并在近车尾位置放置压缩气体瓶。他续称,上述私人救护车公司聘请的救护员,均曾于公立医院急症室或消防处工作,急救经验丰富。
Ben看过上述被扣查车辆的照片后指,该救护车上的装备,包括基本配备如担架床、呼吸机、吸痰器,亦有压缩气体瓶如氧气樽提供氧气。不过,他指压缩气体瓶属危险品,安装须经消防处审批,认为涉事车辆处理粗疏,并强调气体瓶绝不能放置于车尾,若被尾随车辆追撞极可能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据他所指,无牌救护车的改装未经机电署批准,故每年年检“验车”前,均有车主将医疗设备拆下,“还原”车辆再送检。
求过于供惊现“海鲜价”
目前至少9万名港人长者在大湾区养老,有业界人士指,深圳湾口岸每天至少有10宗接送内地港人返港的个案,当中有重病长者,亦有中风及心脏病发的港人,需紧急送至香港的私家医院治疗或接受手术,亦有末期病长者回港宁养终老;长假期前后,亦是长者回港就医的高峰期。收费方面,由口岸运送至私家医院的费用介乎3000至4000港元;若有护士及医生“跟车”则动辄过万元,求过于供下更出现“海鲜价”。
▲内地香港往来频繁,有内地人于香港患病受伤,安排私人救护车送到口岸,回内地疗养。
本报致电提供相关私人救护车服务的公司查询,其中有提供出入境口岸运送及本地转院等私人非紧急救护车服务的私营医疗集团“安珀医疗”,其联合创办人吴曙熙称,该公司辖下的6辆私人救护车,是全港唯一取得运输署“特别用途车辆(私人救护车)”牌照的车辆,车辆除符合欧盟标准,设备亦依照消处救护车规格,可以合法提供非紧急救护服务。他说,变更座位及增设医疗仪器等涉及改装,全部都须符合运输署、机电署及消防处等要求。
吴指,自2022年成立至今,该医疗集团已处理逾万宗出入境口岸运送及医疗个案,疫情后相关需求增多,每日需来回深圳湾口岸进行3至4次接送,亦有到落马洲及港珠澳大桥等口岸接送。他说,会就每宗个案作医疗评估,确认伤病者能够应付长途运送,并已替救护车和救护员购买保险,确保运送过程安全;总个案中逾60%牵涉出入境口岸或海外护送回港,其余则属本地转院运送。
议员:视乎救护程度 吁业界自律
另一间提供出入境口岸接送的私人救护车公司,在被问及旗下救护车有否向运输署申请牌照时,职员支吾以对,但表示已购买保险,若发生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会向被运送的伤病者作出赔偿。惟保险业人士Danny指,私人救护车提供非紧急运送服务,投保人须先取得认可牌照,而且购买相关保险,须列明是救护车用途,否则若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可能以汽车用途申报失实,有权拒向伤者赔偿。他又称,个别保险公司可能尊重及履行《汽车保险(第三者风险)条例》,先向伤病者赔偿,但之后仍会向投保人或车主索偿。
▲圣约翰救伤队亦有提供私人救护车服务。
消防处在2022年接获74万宗救护召唤,当中紧急救护召唤达70万宗;涉及各出入境口岸的救护召唤去年也达7167次。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李耀培指,上述数字反映消防处救护服务非常紧张,但当中不乏市民出院回家,或转院的非紧急召唤。他对市面出现无牌私人救护车表示关注,认同当局就私人救护车的设备及安全规格作严格规管,以保障公众安全,但也认为私人救护车有助纾缓消防处救护服务的压力,建议当局未来弹性处理私人救护车牌照的申请,如调整接送轻症病者救护车的安全规格。
立法会医疗衞生界议员林哲玄指出,私人救护车是否领牌应视乎救护程度,若车上配备急救仪器及属危险品的压缩气体瓶,并可响号于道路上优先行驶,便应申领牌照,呼吁业界自律。
争分夺秒救人 医疗团体促开通“南下北上”运送
内地与香港往来频繁,除了内地港人回港就医的医疗运送需求增加,不乏港人于内地遇意外后,急须送回港医治的个案,亦有私营医疗机构协助运送患重病的居港内地人,回广州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续命”的特殊情况。有工会及医疗团体期望,政府尽快开通内地及香港救护车“南下北上”的跨境运送。
▲救护车属“特别用途车辆”。
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社总干事曾志文指出,去年工联会于内地的5个服务中心,共接获179宗内地港人求助运送回港救治的查询,当中成功安排21人回港,部分涉及意外等危急事故,需争分夺秒送事主返港,更凸显尽快落实跨境直达运送的重要性。她指,早前接获的求助个案中,最远个案来自辽宁,涉事的港人是到当地旅游,却不幸遇意外致眼球爆裂,事发后事主曾向驻京办求助。由于事主眼球急须接受手术,由工联会安排乘飞机到深圳,再“转车”经深圳湾口岸返港,由消防处救护车送至医院施手术救治。
除港人南下就医,运送急病重症的居港内地人回内地就医或疗养亦成趋势。“安珀医疗”联合创办人吴曙熙指,过去曾处理一宗紧急运送香港大学的内地研究人员,返回广州换肺的个案。他称,该名事主本身患严重肺衰竭,急须换肺,但因非香港居民,不能于香港的器官捐赠名册轮候移植,幸在其生命仅余2天之际,于广州配对到合适移植的肺脏,遂立刻安排运送事主到广州进行移植,并协助其于手术后回港进行预防并发症治疗,以及治疗后返回内地作复康疗养的运送。他指,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运送需要事主“转车及转床”,以及转换医疗仪器,增添风险。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