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在功武村,绵延不断的古建筑,依然无声地述说着这裹曾经的繁华。在这些古建筑群落中,最为雄伟壮观的是五宅围,也被称为“华南第一堡”。
▲廖金凤太尉古墓,是惠州保存最好的宋代名人墓。侯县军摄
▲青砖见证着历宋至今七百余载的龙门廖氏。吴露兰摄
▲修葺一新的五宅古堡和碉楼。侯县军摄
五宅围的营建承载着功武廖氏的荣光,这座建筑的中心是进士第,主人为龙门建县后第一位进士廖观。廖观是廖坚第十四孙,清顺治十八年中进士,他“无矜心、恬淡和平、卓然有古人风”,深受时人敬重。
这座建筑兼具广府和客家建筑的特色,占地近万平方米。古宅以进士第、碉楼为中轴线,两边是民居,周围有高大的围墙,五宅古堡也被列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五宅古堡和增江之间,有一条林荫古道,古道青砖铺设,车辙依稀,两边竹林苍翠,夏日清凉。古道直通增江码头,路边“万里龙关”匾额,苍劲古老。
这条古道虽短,却是当时增江下游增城、广州等地往来于此的重要中转站。客商常泊船在此,休憩之后转入龙门大山深处的村落,或是南下增城,所以这裹的商业十分繁荣。传说以为水浅浪急,偶有客商遗落香料货物于河中,因此增江在这一段,也被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香溪”。
数百年的发展壮大, 让龙门廖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治家祖训被族人概括为“奉父母而戒不孝;敬兄弟而戒不悌;和夫妻而戒不义;肃伦常而戒内淫;守清规而戒外淫;笃族谊而戒争斗;睦相邻而戒外斗;务正业而戒为盗;安本分而戒肆赌;急赋税而戒拖累。”
较之于很多祖训族规,廖氏祖训从正反两面约束子弟,显得更加诚恳严谨。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