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息口涨退,左右经济大局

2024-01-03 11:56

2023年,全球央行联袂“唱鹰”,在几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基础上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随着通胀渐渐降温,2024年“鸽声”渐响。市场看好全球央行将会陆续减息,期望能藉此提振经济和股市。但在何时间点减,幅度如何,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近两年,全球央行纷纷加入加息大潮。去年初,全球主要央行的重点仍是抗通胀,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年初通胀依旧是目标2%的三倍以上,并且,劳动力市场火热,经济风险不断加大。美联储连连放鹰,警告不能过早地放松货币政策。期间意外爆发银行业倒闭危机,都未动摇各大央行加息的决心。不过自去年中开始,通胀渐退烧,加上高息压抑经济的后遗症正不断浮现,央行放缓加息步伐。市场原已预期美欧年中将减息,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上月在议息会议后更放鸽,表示减息毋须等待通胀率跌至2%,令市场猜测储局3月减息机率急升至86.7%,且到年底储局有近八成机会减息达1.5厘或以上。对于欧洲央行,外界预期今年减息1.5厘,且欧央行前行长特里谢上月表示,欧洲减息可能早过美国,令市场猜测,欧央行可能提早在3月减息。

美联储转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动力不济。美联储早前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先的2.1%,调高至2.6%,但将2024年经济增长由1.5%降为1.4%。此外,暴力加息令美国债市去年出现异常,美国10年期债息一度升穿5厘,创16年新高,导致美债价格3年间暴跌五成,投资者账面出现严重亏蚀,削弱外界增持美债的信心。美联储放出减息讯息,令10年期债息大幅回落。再次,美国今年举行大选,总统拜登亦希望美联储尽早减息,因减息需时3至6个月才发挥刺激经济作用,要令选民在11月大选投票前感受到经济向好。虽然拜登不能影响美联储独立决策,但美联储主席为博连任,向总统送人情并非没有前例。

去年,欧洲央行跟随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前3个季度连续加息6次,累计加息175个基点,直到10月才暂停加息。新冠疫情结束后,欧洲经济虽然有明显反弹,但就业市场仍不繁荣,需求不旺盛。通胀导致的生活成本大涨,令罢工潮此起彼伏。此外,欧盟27国中有近半数的13国国债高于60%,其中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负债率更超过100%。欧盟今年初将恢复因疫情而暂停实施3年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即将严格要求各成员国控制财赤在本国生产总值(GDP)3%以下、并须将国债降至GDP的60%以下,此举将加剧经济跌入衰退的可能。不少分析师忧心,欧元区20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可能会影响欧洲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

2024年刚开始,但全球经济面临的压力仍不小。去年底,评级机构穆迪发报告指,虽然预期主要央行将开始减息,但估计2024年资金将持续紧张,继而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另一家评级机构标标普则预期,2024年美国及欧洲违约率将进一步上升,估计美国将达5%,欧洲则达3.75%,高于长期历史趋势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的利率操作都可能引发市场连串反应。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