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11:55:30

​疍民上岸,习俗传承

发布时间:2023-12-29 14:01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民族识别时,疍民被归为汉族。此后,他们被改称为“水上人”,又被安排上岸居住,地位和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W4a

▲流传下来的沙田民歌歌词被传承人一字一句记录下来。钱瑜摄

W4b

▲水上疍户营生执照。翻拍于珠海博物馆。钱瑜摄

疍民这个特殊群体已摆脱过去的生活方式,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疍家文化,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弘扬。“斗门水上婚嫁”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是珠海市斗门沙田水乡地区家喻户晓的婚庆习俗。作为传承已久的传统疍家婚礼,2008年6月,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珠海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据了解,这项习俗的婚嫁程序繁复多样,共有“夹年生”“拿茶叶”“择日”“使日”“起厨”“坐高堂”“上头”“嫁仪”(叹家姐、梳头、祭龙王、松头等)以及“花船迎亲”“渡水饭”“拜堂”“闹洞房”“回门”,共13项。

“第一杯喜酒祭龙王,保佑夫妻恩爱多吉祥。第二杯喜酒洒落江,保佑海上出行无风浪。第三杯喜酒斟水上,保佑合家平安人丁旺!”其中“花船迎亲”“祭龙王”等程序与水环境不可分离,整个婚嫁的过程都贯穿沙田民歌的演唱,独具水乡风情。

目前,珠海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集体婚礼,在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颇具影响力。今年11月11日至12日,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岭南大地百草园,10艘花船一字排开,10位新娘身着中国传统婚服,在亲友的祝福声中款步登船。一艘艘花船,满载亲朋好友的祝福,满载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缓缓驶向幸福的彼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