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 星期一 10:25:41

​未有汕头,先有鸥汀

发布时间:2023-12-08 14:22

“未有汕头,先有鸥汀”。坐落在广东汕头市龙湖区的鸥汀街道,自形成城寨至今已达600余年,古称“鸥汀背寨”,曾是韩江下游四大古名寨之一,在岁月更迭中沉淀出一片人文沃土。

漫步鸥汀,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塔古楼不在少数,六百年古寺庙的香火依然鼎盛,三十余座宗祠遍布乡里,百年美食老店吸引了许多老饕前来觅食……在鸥汀,丰富的文旅资源尚待挖掘。

得名“海鸥栖息的小洲”

鸥汀,是一个诗意的名字——在远古时代,如今的鸥汀还是汪洋一片,随着岁月推移,春秋至汉代年间逐渐形成沙丘三角洲,往昔海鸥翔集,常飞至此处停歇栖息,鸥汀因此而得名。

W1a

▲鸥汀村居新貌

W1b

▲鸥汀村居新貌

W1c

▲村史墙画

W1d

▲鸥汀村居新貌

“鸥汀古又称‘鸥汀背寨’,这个名字来源是因其原叫鸥汀坝,闽方言中‘坝’与‘背’谐音,故又名鸥汀背。元末明初,迁入人口渐多,村民自发建城筑寨,取名‘鸥汀背城’。明隆庆二年,原城楼被海盗毁坏,村民重建城寨,又改名‘鸥汀背寨’。”鸥汀街道原文化站站长陈礼明告诉记者,这座旧时村民自建的“鸥汀背寨”,寨城周围2000米、高约4.6米,呈长条状,绵延七八里,扼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之咽喉,控南港、东港、新港的出海口,水路可防海盗进攻潮州,陆路可防卫揭阳,俗称“蛇地”。

《潮州府志·形胜》等史书上有记载,鸥汀是潮州府48个隘口之一以及韩江下游四大名寨之一,古为海防要地,也是水路北往潮州府、西往揭阳县的必经地。

据陈礼明介绍,当时,鸥汀背寨的寨主陈君谔是明万历年间的秀才,为人耿直、通兵法,乡里人都拥戴他。陈君谔将城寨筑成水泄不通的防御堡垒,四周为护寨河,沿河边有很多小池塘环绕,颇有小桥流水、田园人家之清新景致,因而鸥汀也有“沿溪沿池,烟墩木棉”之美称;同时,寨门、桥梁与外界相通,地势易守难攻,又有“海国长城”之称。

因其地势优势,附近村落渔民、百姓常来避难、经商,学子在此求学,鸥汀成为当时较为繁荣的围寨,澄海县更有“一南洋、二鸥汀、三外砂、四冠陇”的民谚。在明清交替年间,鸥汀曾多次击退海盗的进犯,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堡。

文/ 蚁璐雅 图/鸥汀街道提供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