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槐森一生重视教育,“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其崇尚的信念。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倡导维新变法,创办新式学堂。1898年,黄槐森在广西做了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事情——在省城桂林设立广西体用学堂(注,另有学术研究认为,广西体用学堂设立于1899年)。这所新式学校在广西近代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黄槐森也由此成为广西新学的开创者。
▲黄氏大宗祠内的鼎炉。
史料记载,该学堂招收20岁以下学生,兼授中西之学,按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致等6个方面开设课程,分为治学、算学两科,共收学生100名,多数为来自各县的秀才。黄槐森聘请唐景崧(前台湾巡抚)主办堂务(校长),陈寿馆任提调。据介绍,新的学堂虽没有完全摆脱旧学传统,但它使广大青年学子有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正式途径,先后培养了马君武、邓家彦、曾汝璟等一批近代中国的杰出人才。
此外,黄槐森一生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曾在京城发起开设都门旅费局,资助有困难的旅京邑人;在家乡亦多有善举,曾倡建宗祠五所,为“荔山黄氏大宗祠”题写大门匾额和楹联,并请同榜状元徐郙为“月轩黄公祠”题额;主持崇义祠谷仓款项整顿等,获乡人称赞。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2岁的黄槐森在广西巡抚任上辞官返乡,结束四十年的为官生涯,朝廷颁发《奉天诰命》诏书褒其政绩。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