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生荔岭,名重燕京,香邑文人首选;试捷南宫,勋铭西粤,黄都科甲先声。”珠海荔山村黄氏大宗祠“垂裕堂”内,一副对联述说着族人黄錀的故事。
▲黄氏大宗祠正门。
▲黄錀像。数据图片
▲宗祠建筑体现岭南风格 。
▲宗祠体现出建筑之美 。
▲黄氏大宗祠门前的石狮 。
黄錀是香山建县以来第一个进士。他为官后,清廉能干,广受赞誉。他的事迹对后人影响深远。数百年间,荔山黄氏人才辈出,光耀门楣。
如今,珠海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含黄氏大宗祠、月轩黄公祠、黄氏名贤祠)恰似一位历史记录者,诉说着黄氏先人的历史。
荔山村位于珠海市西部,干务镇境内,于明朝洪武年间立村。因村裹种植荔枝,故称荔枝山,后简称荔山。黄氏后人黄恩浓介绍,荔山村已有近600年历史,黄錀则是荔山始祖黄隆的第三个儿子。
根据《黄錀传略》(黄华兆 撰)记载,黄錀出生于1444年,字世美,号香山主人。他年少聪颖,幼怀大志。《香山诗略》裹也记载有关于黄錀的故事。“相传公(指黄錀)少时家贫力农,一日于途际逢某官,仪卫甚盛。公问人曰:‘此何为者?’或曰‘官也’。公问何以能官,或曰:‘读书耳。’于是遂发奋力学,成进士。此事县志不载,或恐其诞也。然村氓妇孺,人人能道及之,皆指为公佚事,姑记之以为贫而好学者劝。”
黄錀年稍长以一介耕田出身之青年农夫身份,克服种种困难,远赴江门求学,拜一代大儒陈白沙为师。陈白沙原名陈献章,字公甫,别号石斋,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他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重要人物。
黄錀勤奋好学,加上又有恩师悉心栽培,学业大有长进。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黄錀考中举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黄錀金榜题名,考中进士。黄錀从家乡出发赶考时,曾写下一首七言律诗《初会试北上经过本都各村口占》:一轮明月照江湾,举目濠涌咫尺间;东澳波涛渔艇去,南村烟雨牧童还。斗门洞阔龙归易,梅角山高虎跳艰;借问状元何处是,往来人报荔枝山。可见其雄心与壮志。
黄錀奋起清寒,成为了香山建县以来的首位进士,也实现了当时孤族寒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文/ 图 钱瑜 陈一典 郑达 李旭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