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20:13:29

​康乾盛世迎来发展高峰,前山寨成政治机构

发布时间:2023-10-20 14:09

前山寨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抵御外敌、保家卫国这一神圣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清朝初期,各种反清势力集结东南沿海,朝廷对前山寨的防务更加重视。

W2

▲《前山寨.女人》当代舞演出现场。 受访者供图

康熙三年(1664年),清朝政府将驻前山的参将改设为副将(从二品),加派官员,兵员增至2000余人,配备各战马百余匹,形成步、水、骑兵种齐全,各级长官配备各完整的格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前山寨正式建筑土城,城墙周长475丈,高9尺,设东、南、西三个城门,并在西、南二门上设置兵房和炮台。其建筑规模,与当时县城石岐相差无几,成为香山县境内的第二城寨。

由于诉讼事件日渐增多,朝廷又在前山寨设立了“香山县分防澳门县丞”衙门,察理民夷事务,县丞衙门成为前山寨设立文官管理机构之始。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认为七品知县职卑权微,应设知府副职(五品)专门管理广州海防繁多的事务。于是在前山寨设立了“广州府海防军民同知署”(县丞衙门迁往澳门望厦),正式建立了文官管理系统,统领番禺、东莞、顺德、香山等地的军事戍防和澳门有关事务,前山寨从单纯军事性质的营寨过渡到军民联防、军政一体的政治机构。

吴流芳介绍道:“这时,前山寨迎来它最鼎盛的时刻。城内首先设置有军民府,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衙门。其外还设有军装局、火药局、演武亭、关帝庙等,城墙上设有哨楼、炮位,城寨的周边还建立了练兵的校场,配套设施十分完备,戍防军队不论在实际物资补给还是在精神信仰崇拜上都能得到最大满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城内创办凤山书院,也就是今天前山中学的前身,是那个朝代在我们前山一带规格级别较高的学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