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20:48:39

明清遗垛历岁月浮沉,要塞古迹阅城市变迁

发布时间:2023-10-20 14:07

在珠海前山中学南侧,有一段100多米长的古城墙。四百年前,它是抵御外敌侵袭的一道屏障。现如今,寨城内外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这处军事遗址已融入珠海人的生活,它作为前山中学的一道围墙,伴着绿色的青苔和藤蔓,成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

W1a

▲今日的前山寨城墙已被绿植所包围。

W1b

▲古城墙每一处斑驳印迹都仿佛在诉说过往那段炮火纷飞的历史。

W1c

▲岐关公路通车仪式在前山寨古城墙下举行(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2020年11月,由珠海香洲区前山街道选送的节目《前山寨·女人》在珠海市民艺术节中上演,荣获大赛一等奖。这支当代舞分为四段,从寨子裹女人所经历战争的无助、忧愁,到回忆起和平时期的万家灯火,再回到现实的复杂心理变化。节目终章,演员们通过舞蹈模拟出前山寨恢宏的城墙。舞台上这堵斑驳的城墙,好似一条通往光明的路,寓意着中华儿女在艰难困苦面前要永远怀抱希望。

明朝重要的军事城寨

“在葡萄牙人入居澳门之后,前山寨见证了中国从明朝至清末国力由强转弱的历史,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政治地位上来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珠海历史名人研究会会长吴流芳站在城墙边告诉记者。

明朝中期,欧洲商人逐渐来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市舶贸易。当时沿海发生倭乱,明朝政府便将倭乱归咎于贸易,几度在浙江、福建、广东关闭市舶司,致使明代对外贸易由强变弱,逐步衰退。于是,时任广东巡抚林富上书朝廷,说明外贸互市有四利(带动经济、提高税收等),请求开放海禁。嘉靖八年(1529年),明政府允许广东开放香山县浪白澳(今珠海市南水镇)进行对外贸易,属广州市舶司管辖。

吴流芳讲道:“开始将贸易点设在南水的时候,外国人一律不许上岸,只准待在船上进行交易。待到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时候,葡萄牙商人贿赂统领广东海防的官员黄庆。当年外国人便获准在澳门进行岸上交易,但依旧只准居住在船上。”但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时,葡萄牙商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清朝印光任、张汝霖的《澳门记略》上记载:“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澳地暴诸水渍贡物”——葡萄牙商人提出,由于呈递给圣上的贡品历经路途遥远,难免被海浪打湿,想借一块地方专门将贡品进行晾晒。遂贿赂海道副使汪柏,租借了濠镜澳(即澳门),随后整个澳门“至筑室建城,雄踞海畔,若一国然”(《明史·佛郎机传》)。

随着商品贸易额、外国人居住人数不断增多,明朝政府感压力巨大。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政府在内地与澳门半岛的唯一出入通道莲花茎设官驻守;天启元年(1621年),前山军事城寨(今珠海前山村的前身)应运而生。该城寨最高长官为参将,属正三品武官,当时在广东的明朝参将武官仅7名,前山便占其一。寨内设有参将府、演武场、营房等,驻有步兵700人,水兵千余人,大小船只50艘,统辖关闸和澳门周围诸岛的防范。

文/图 陈一典 郑达 李旭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