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 星期四 00:00:47

​三百多年历史,以家传和师承为主

发布时间:2023-10-13 13:56

据《蓝氏族谱》及祠堂记载,梁化蓝氏第十世祖荣发公,于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从广东嘉应州兴宁长乐 (今梅州市五华县) 迁居惠东县梁化镇,并创建蓝氏集艺馆。自此,蓝氏斗牛狮、三步桩拳法等传统文化在惠州流传。

在清朝时期,蓝氏集艺馆斗牛狮在梁化镇光长蓝屋村盛行。据老一辈村民蓝流明、蓝小跳、蓝月来、蓝新容、蓝玉新等人回忆,他们从小就听长辈讲,自从先祖在惠东梁化定居后,因姓氏族人稀少,人口不足200人,为传承武术、强身健体、保护村庄,族中长辈督促年轻一代加强学习传承族传舞狮及附属的蓝氏武术。

“父亲蓝呈生同叔辈的蓝坛玉、蓝陶隆等人学成出师后,曾组织到博罗、惠城等地进行舞狮和武术表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今年76岁的第七代斗牛狮传承人蓝新容说。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蓝氏集艺馆斗牛狮因各种原因曾中断了一段时间。1979年,光长蓝屋村重新传承舞狮和蓝氏武术,不少年轻人对此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学习传承。据《惠州市志》记载,1979年以后,惠州舞狮活动重新兴起,不少街道、镇村相继成立舞狮队,各队一般在十至数十人之间。

据悉,梁化蓝氏集艺馆斗牛狮的传承方式以家传和师承为主。“1961年开始,我跟随父亲学习斗牛狮,四年后便学成出师。1980年开始授徒,教出徒弟蓝燕翔、蓝仕峰等百余人。”蓝新容介绍道,目前村里曾学习斗牛狮的村民有100多人,其中80多人出师进行表演。

第八代斗牛狮传承人蓝燕翔告诉记者,舞狮极其讲究技巧和武术功底,在围绕八仙桌进行的跳跃、翻滚、腾空跨越等高难度动作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当年出师考核时,要经过狮队所有人的检验才可以通过。”如今,梁化蓝氏集艺馆斗牛狮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身,既有益身心,又富含民俗文化,成为当地老少喜爱的文娱活动。每当村裹有喜庆日子,如入住新房、逢年过节等,大家都以舞斗牛狮的形式送上祝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