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承建商清盘避罚款,地盘惨案揭职安监管危机四伏

发布时间:2023-10-03 14:20

西九圆方商场日前发生严重工业意外,两名地盘工友疑于密闭空间吸入沼气中毒身亡,全港高度关注。有曾替港铁工作的资深工程人员剖析涉事工地安全漏洞,直言港铁的工程安全监督机制极度严谨,工程人员须每日提交报告,内容详尽至进入密闭空间的人数和人员数据,施工程序和各人员的工作等均要列明,并要派员多番巡视,发生意外乃匪夷所思,怀疑有人在巡视或检查时有遗漏。他亦指,考取密闭空间工作牌照不难,也甚少检核相关人员的资格,综观现时职安健的监管更是危机四伏。有专家认为,面对职安问题的罚款,承建商大可清盘避责,另起炉灶,建议政府把漠视职业安全刑事化,整顿业界风气。

上月西九圆方商场发生工业意外,两名工友疑于密闭空间吸入沼气中毒身亡。

▲上月西九圆方商场发生工业意外,两名工友疑于密闭空间吸入沼气中毒身亡。

两名水喉工人于9月23日进入西九地盘地底的密闭空间,为圆方商场进行喉管更换工程,惟施工当日被遗留在管道内,至翌日救出后已返魂乏术,怀疑因吸入沼气失救致死。据悉,负责监工人员以为所有工友已离开,并把管道出入口上锁,而“二判”判头亦不知两人仍在内工作,间接导致意外发生。

有曾替港铁工作的资深工程人员直言,港铁工程安全监督的严谨程度能与政府工程“匹敌”,发生意外是匪夷所思,举例在施工前必须提交工程概要给港铁,列明施工程序、人数、各人员资历等,也要在每个施工日提交报告,阐述当日及未来一日的工作详情。他举例,若预计明天会安排工友进入密闭空间工作,必须详尽报告,“6个人参与密闭空间工作,3个人入管道,1个在出入口把关,2个在外支持,统统要写清!”此外,他直言,报告也要写明会否用明火、工序有否牵涉机房等,“就算上1颗螺丝也要汇报。”

消防接报后进入现场救出两名工友。读者提供

▲消防接报后进入现场救出两名工友。读者提供

专家:疑有人无跟足程序做事

此外,该工程人员指,施工日的早、午、晚3个阶段,也有大判和港铁的安全人员到场巡视,确保工地安全,“早上核对有多少人开工,中午来检查进度,尾段跟进清场。”据他了解,负责到场巡视的人员离不开工程经理、工程师等管理高层,可以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负责。在重重把关下仍发生意外,他怀疑有人在巡视现场或检视报告时有疏忽,“有人无跟足程序做事。”本报向港铁查询,获回复指“会全力配合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调查,现阶段没有其他补充”。

翻查劳工处相关守则,现时在密闭空间工作必须申领牌照;工人需曾参加密闭空间合资格人士安全训练课程及持有有关证书(CPW),而批准工友进入密闭空间工作的管理级人员,亦要参加相对应课程及持有有关证书(CP)。有考获CP的专家指,坊间发牌机构多不胜数,考核过程不难,也甚少检核相关人员的资格。他解释,考获CP证书后,正规要先跟同样持有CP的资深人员“行孖咇”满1年才可以独立签纸,批准工友进入密闭空间工作,然而现实却缺乏监督,“大可以考获证书后首年不接触相关工作,1年后才出来签纸!”

他续说,工地有安全清单予持有CP的管理人员核对,倘若施工期间发生意外,为工友签署进入密闭空间工作许可证的CP人员便要负上责任。然而,由于CP人员身负重任,即使考获证书的人数众多,也相当“渴市”,甚至出现工地不够CP人员签署许可证,工地负责人到邻近工地“借CP人员签纸”的情况。他直言,自己不敢冒险为不相熟的工友签署许可证,“若然他们在工地胡乱作业,责任落在我身上。”

工地职安健监管程序“儿戏”

此外,现时工地职安健的监管更是危机四伏。据了解,工地一般每月“行大安全”和每周“行细安全”,惟有专家直言,相关程序十分儿戏。他举例,所有“安全”通常在1至2日前才安排,巡视过后便会“打回原形”,“假设一个月施工26日,只有5日‘行安全’正常,那余下21日岂不是不安全?”有工友指,平日地盘内颇为凌乱,工人于地盘主任巡视前“执返企理”是人之常情,“不执拾就更多安全缺陷被揭发,好大镬!”他亦指,近年地盘工人青黄不接,吸引不少原本并非从事地盘工作、半途出家的“新人”入行,职业安全意识也相对薄弱,令意外风险增加。

该专家指,高空工作最常导致工业意外,如工友没有扣上独立安全绳及佩带附有下巴绳的安全帽等,皆十分常见。然而,当“行安全”时被发现违规,相关人员拍照后会把个案上呈劳工处,要求工地做好,但及后只要补上工友已纠正的“及格”照片,便完成跟进工作。

违规承建商仅判“守行为”

现行法例下,违规承建商只会被判“守行为”暂停投标资格,甚至判处罚款。有工程专家以家居工业意外为例,质疑大型工地业主为何没有责任,“家居更换铝窗搭棚,业主也要买保险,若然不幸发生意外,业主更要赔钱,为何套用至大型工地,业主却没有责任?”他提到,过去发生意外,不少承建商清盘逃避责任,再“移形换影”,以另一身份继续投标,“不少承建商也会出动子公司竞投工程,倘若工地发生意外,子公司遭罚款1000万元,大可以把子公司清盘另起炉灶。”他认为,政府应考虑把漠视职业安全刑事化,整顿业界风气。

自行申报密闭空间惹争议  倡立法规管

业界对现行机制下,承建商自行申报地盘是否存有密闭空间的做法存有争议,建议立法强制申报。

有工程师指,业界流行“表哥文化”,意指人人跟足规矩填表,满足及虚应工地的安全要求,实际却未有执行。他续指,地盘安全主任及督导员应尽责做好监测,据他留意,现时相关安全人员质素参差,当局有必要作出监管,“现行法例足够,只是实行上因人而异。”他认为,局方可先审核地盘前线管工及安全主任等是否具备足够安全训练,如何跟进及评核该些人员的表现,例如表现不理想会否取消其注册等,由“执正最前线做起”,再配合劳工处加强巡查及执法检控违规地盘,双管齐下可望拨乱反正。

在密闭空间工作必须申领牌照。

▲在密闭空间工作必须申领牌照。

对于圆方惨案,业界对于现行机制下,承建商自行申报地盘是否存有密闭空间的做法存有争议。该工程师形容,现时业界有3类公司,最有道德良心的“守法派”、自知“踩界”却担心申报会增加成本的“心存侥幸派”,以及缺德的“不理死活派”。他直斥,后者“赚黑心钱”,明知工地是密闭空间,但安排工友工作时却“扮唔知”。他指,要堵塞安全漏洞,劳工处应立法强制工地申报,同时尽快成立特别巡查队监察全港地盘,找出漏报或瞒报的地盘严惩,杀鸡儆猴,显示当局的决心。

近年只有2宗涉及密闭空间违规的检控个案,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认为,检控少不代表业界做得好,只是劳工处没有掌握足够资料,导致抽查次数少,检控亦相对少,未能反映实际情况。为杜绝同类事故,她认同,日后所有密闭空间均要向劳工处上报,对业界起警愓作用。

业界吁增“安全智能工地”使用比率

港府现时推行“安全智能工地”系统,规定价值3000万元以上的政府工务工程地盘必须全面采用,如东涌新填海区工地,工人须戴附设传感器的头盔及智能手表,进出地盘要拍卡确认出入纪录,而地盘出入口也有设摄录机拍摄工人出入情况,控制室亦能全面监察,确认工人是否安全。然而,3000万以下的工务地盘或私人地盘暂未受规限,有劳工界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推广及拓宽承建商采用“安全智慧工地”的比率。

工友进入沙井等密闭空间前,必须穿上全套保护衣。

▲工友进入沙井等密闭空间前,必须穿上全套保护衣。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权益及投诉主任吴伟梁指,现时个别私人地盘亦有采用智能工地设施,但并未普及,主要视乎承办商的资源是否足够。尽管港府于2018年成立“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业界应用“安全智能工地”系统,但据他了解,申请数字不多,地盘面积大小亦会直接影响承建商采用相关智能设备的意欲。

立法会议员林振升建议,局方处理小型工务工程招标时,可加强职安元素的比分,但当局或要放弃“价低者得”准则,“提供智慧安全设施的承办商整体成本较高,当局需考虑如何令该类承办商仍有中标机会,以吸引采用安全智慧设施。”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