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的所述在客家地区也广泛存在。历经迁移却不忘中原根的客家人很有团圆的“仪式感”,每到中秋佳节,每家每户都要在庭前院落摆上几碟糖糕,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喝茶。据《兴宁县志》载:“中秋夜,具酒、饼、糖、芋为会,谓之赏月。”中秋必备的“糯米月饼”——月光糕象征着团圆与步步高升(“糕”与“高”谐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金良说,中秋节吃月光糕是客家人的传统,在五华当地,每年的节前销售都非常火爆。然而,在过去,潭下镇制作月光糕都是由小作坊手工完成,效率不高,标准也不一;同时由于只办理了小作坊食品加工许可证,生产出来的月光糕只能在当地销售。“2021年,我们公司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标准厂房,还申请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SC),并借助电商等销售渠道,月光糕迎来产量和销量的大幅增长。”张金良说,2016年以前,该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仅在3万元左右;标准厂房建成后,仅2021年中秋节期间,该公司的销售额便达到了500多万元。
▲月光糕制作中。丘锐妮摄
▲工作人员包装月光糕。丘锐妮摄
▲月光糕。丘锐妮摄
据潭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该镇的糕点产业年产值只有几十万元。近年来,通过多次动员、鼓励、支持各生产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建设无尘车间,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打造品牌等,至今已有2家月光糕生产商获得SC证。2021年,该镇的糕点产业年产值突破了千万元。
在标准化生产的同时,为了让产品突破“时令”,潭下镇糕点生产企业在包装上下足功夫,不仅赋予月光糕“人月两圆”“千里乡愁”的文化内涵,推出了不同规格的包装产品和礼盒装,还对方便携带的独立小袋包装进行充氮处理,以延长保质期、保证新鲜口感。
此外,潭下镇的糕点生产企业大胆创新,近年来在原味月光糕的基础上推出了绿茶、柚子、红糖、坚果等新口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我觉得绿茶味挺好吃的,甜而不腻,我把它当作下午茶。”潭下镇居民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