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11:20:08

​百年月光糕,一口客家情

发布时间:2023-09-28 16:53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月光糕是客家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特色糕点,软糯香甜,回味无穷。2022年,在五华传承百年的月光糕制作工艺被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五华县潭下镇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机械生产结合起来,同时借助电商渠道,把月光糕等“小糕点”产业打造成千万元产业。

W1a

▲月光糕。糕味嘉公司供图

W1b

W1c

▲独立包装的月光糕。丘锐妮摄

两面洁白,中间夹着芝麻、花生、冬瓜糖等丰富馅料,形如砖块,用刀切成片或块食用,轻咬一口,软糯香甜,唇齿留香。这便是五华县潭下镇传承百年的月光糕。因其食用时多用刀切,又名“白切糕”。

据《(民国)五华县志》载,每到中秋节,人们必以月糕、花生、柚子等祭祀天神、祖先。其中,“月糕”指的就是月光糕。关于月光糕的诞生,五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客家人迁徙到南方时,一直保持着中原的习俗,但是当时南方盛产稻米,罕有面粉,中秋节便少了月饼庆团圆。没有月饼,聪明勤劳的客家人便想到了用糯米粉制作“月饼”,月光糕便由此而生。

“据说当时用糯米粉制作‘月饼’时,试过蒸、烤、煎、炸等办法,都做不出理想的‘月饼’。后来创造性地采用炒熟的糯米碾成粉,再放适量干果蜜饯,压制成糕点,终于做出可口的糯米‘月饼’。”梅州糕味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金良说,因其两面呈白色,犹如皎月,故取名“月光糕”。

自从有了月光糕后,客家人在中秋佳节多会摆上月光糕祭祀天神与祖先,祈求生活平安顺遂;晚上赏月时,茶桌上的月光糕也寄托了客家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愿望。

“月光糕的制作工艺属于冷加工,材料都要先炒熟,每一种材料炒制的火候各不相同。糕皮和馅料虽然都是以糯米粉为主料,但制作时要先分开。”在位于五华县潭下镇的梅州糕味嘉食品有限公司厂房中,厂长张金海向记者介绍月光糕的制作工艺。

只见工作人员将事先准备好的花生仁、黑芝麻、冬瓜糖、橘饼、糯米粉和白糖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投进搅拌机,不一会儿香气四溢,月光糕的馅料胚就制作好了。“我们做了多次实验,才把这个搅拌机的搅拌时间调试到最好,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会像老师傅手工制作那样‘有嚼劲’。”张金海说,铺平馅料胚后,便在其两面各铺上一层由糖浆和糯米粉混合而成的洁白糕皮,再由液压机压制成型。“以往手工制作月光糕时,是用大石头来压制定型,后来是用‘千斤顶’,如今用液压器,既方便省力,成型效果也好。”成型后的月光糕双面洁白,中有酥饴,按照不同规格进行切块、 切片包装后便成了游子手中的一口“乡愁”。

文/丘锐妮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