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源氏大宗族谱》等数据记载,至南宋建炎年间,源氏因躲避战乱而南迁,其中源潜夫一族落户广东南雄。其后又因避“胡妃之祸”,源潜夫后人源道贯率族人沿西江南下,定居于霄南。时至今日,源氏族人已经在霄南定居了700多年。
▲《源氏大宗族谱》复印件。陈卓栋摄
记者了解到,在霄南村当地,源氏主要聚居于原霄乡村。当地老人介绍,当年源氏定居霄乡后,为确保安全,在村子布局上颇费心机。龙口河环绕村落,成为天然护城河;村民又开掘护壕、引水而入,构成第二道屏障;村内还建设数十米长的围墙,东西南北有四门,通道有闸门,并设有碉楼,宛若城池。据说,这个布局是仿照位于南 国都城所建。村防坚固至此,霄乡村因而曾以“坚城乡”为名。
如今,虽然围墙早已被拆除,护城壕也被填充,霄南村内仍保留着一些往日的痕迹。如村子裹有一方一圆两口井,历史都已有700多年,据说是源氏先人来到这裹后,为纪念祖先所居的青海日月山而开凿。村子共分六坊,许多古巷名都有北魏元素,比如“太原里”“洛阳里”等。此外,村子裹有多座源氏宗祠,裹面收藏的对联、文献数据等分别记载着一些源氏历史故事。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