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认族人鲜卑后裔身份后,在众多学者及有心人士的帮助下,源氏族人对照《魏书》以及《源氏大宗族谱》的记载,找到了最终答案。
《魏书》是一部记载北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其中,《魏书·卷四十一·源贺列传》记载“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盘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秃发傉檀正是南凉政权末代国主。国破家亡后,其子秃发破羌率众投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秃发氏与拓跋氏同源,因而拓跋焘赐秃发破羌“源”姓,后又更其名为源贺,并封西平侯。这与源氏大宗祠内对联“发源传北魏,晋爵纪西平”等记载相符。
据史书记载。源贺是北魏重臣,军功显赫、政绩卓著,其后人知名者众,其中源贺七世孙源干曜更是唐朝开元年间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如今,霄南村建立了霄南文化广场,广场内立着一尊跃马挺枪的将军雕像,下刻“鲜卑源氏始祖源贺”,正是当地源氏族人为纪念先祖而立。
▲霄南村史民俗文化馆内,当地根据历史记载,参考鄂伦春族等同源民族服饰特点,复制鲜卑族服饰。陈卓栋摄
▲霄南村内荷叶田田,一派乡村美景。龙口镇政府供图
▲霄南村内的“源吉林甘和茶”生产基地。陈卓栋摄
▲在霄南村居住的源氏族人保持着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欧蕊荣摄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