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领域到民间票友,东莞都拥有十分良好的粤剧发展空间和氛围。但近年来,东莞粤剧的发展并没达到粤剧从业者和爱好者的预期。究其原因,黄汉杰认为无外乎粤剧在自身的创新发展和传承培育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青黄不接,导致目前粤剧的发展面临一定困境。
在表演本身的创新上,黄汉杰认为粤剧也有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首先需要改进的,就是目前粤剧的表现形式。”黄汉杰表示,粤剧的表演形式应该与时俱进,在音乐呈现和舞台表演方面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黄汉杰举例说:“我们在演出古装粤剧的时候,扮相可以借助传统粤剧的扮相去打扮,但是我们在进行现代(时装)粤剧表演的时候,如果再按照古装粤剧的扮相去表演,就十分容易出戏,和表演风格不搭配。”
▲麻涌小英雄少儿粤剧团的青少年正在进行粤剧发声练习。
黄汉杰告诉记者,为了在表现形式上更与时俱进,贴近大众生活,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就需要在服装、道具、舞台搭建等领域进行补强。但比较遗憾的是,目前,东莞市相关的粤剧表演中对这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的演出团队还比较少,而服装、舞美、道具人才也面临比较匮乏的状况。
东莞不缺乏好的文化素材和题材,但在让这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好吸引年轻人关注方面却未有突破。黄汉杰表示,目前粤剧圈内流行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和传唱度较高的曲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粤剧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始终存在着不足,年轻人认为粤剧只是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其实粤剧是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
黄汉杰同时表示,至今没有市一级的专业粤剧表演团队。“这让粤剧的人才培育、引进以及团队建设受到很多的限制。”黄汉杰说,建设专业的粤剧表演艺术团队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需要协调诸多部门,也需要投入资金。
此外,目前,粤剧文化传承也受到包括年轻一代粤语听说水平下降、粤剧传播方式单一等因素影响,急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