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 星期一 10:44:14

梅县水车窑的生产者

发布时间:2023-07-28 11:19

梅县博物馆原馆长朱迪光认为,依现有考古发掘和新发现的窑口表明,梅县水车窑距今已有约1300年的历史。而客家民系的形成则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难”的“宋室南渡”之后,客家人才经闽、赣入粤抵达梅州,并在梅州反“客”为“主”,距今只近900年的历史。

梅州民间国宝——青釉瓷“四系罐”,专家评审团评审时也认为“是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交融一体的有力见证”。因此,晚唐梅州水车窑的生产者究竟是谁?是早期迁入梅县的客家先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制瓷烧瓷技术,还是百越(粤)族人早已从事制瓷烧瓷业?抑或客家人与当地土著互相交流,共同从事制瓷业和交流烧瓷技术的结果?还是当地畲族或瑶族的杰作?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后作进一步的研究,才能下科学的历史结论。

梅县水车窑的文化价值

原贵州省收藏家协会会长认为,梅县水车窑兴盛于唐代中晚期,由于历史原因和保护不好,千年的水车窑在元初期早已消失无踪了,现只能从梅县原水车窑遗迹发现的青瓷碎片堆层和梅县博物馆及民间收藏家中,可看出水车窑将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今天客家文化历史痕迹。

从今天的考古和研究来看,梅州青瓷是唯一能证明客家先民古文化中的物证,所以研究梅县水车窑青瓷系以及对琴江流域、梅江流域、韩江流域所生产的青瓷的发展,将对梅州客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及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梅县水车窑的活化利用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博士周云水认为,创造水车窑已是一个近乎神话的史实,而水车窑青瓷外销东南亚,参与唐朝对外文化技术大交流之举更是一项伟业。唐代水车窑青瓷渗透着中原文化的丰富元素,是客家文化遗产中的“稀有文物”。

梅州市拥有世界上一流质量的瓷土资源,更有历朝历代积累的制瓷基础,复兴唐代瓷业、打造新的水车窑陶瓷城并非难事。

注:以上观点摘自《首届中国(梅州)唐宋客乡青瓷高峰论坛论文集》

整理/危健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