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11:40:45

​“赵氏家族祭礼” ,口授相传延续千年

发布时间:2023-07-13 19:37

斗门赵氏先祖也留下了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王朝虽灭,赵氏后人却生生不息。斗门大赤坎、南门赵氏族人一直牢记宋太祖赵匡胤“族无亲疏”“不恃富而轻贫,不恃贵而轻贱”的大训,至今仍沿袭着家族祭礼这一习俗,以此规范族人的言行,共促社会和谐。

W3a

▲菉猗堂屋顶采用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成硬山顶构造。

W3b

▲赵氏家族祭礼。

南门村的“赵氏家族祭礼”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起,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口授相传的形式沿袭下来。直至2008年夏,由宋魏王29代传人赵德春以文字形式整理成文,随后由宋魏王30代传人赵承华再作相关修编,使祭礼仪式相关程序、祝文等较为完整规范。2009年,南门赵氏族人举办春节祭祖活动,“赵氏家族祭礼”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并逐渐在南门村复兴。2015年,“赵氏家族祭礼”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魏王第31代后人赵敏强介绍,“赵氏家族祭礼”上演时,鼓乐齐鸣,锣鼓喧天。旗手引路,灯笼手、锣鼓柜等100多人身穿着古代服饰,从南门村接霞庄出发,沿着长长的石板路,浩浩荡荡巡游至菉猗堂广场。

随着通祭喊礼,仪式开始展示。旗手挥舞着旗帜开道,文武官整齐列队,穿着浅褐色汉服的祭司、穿着粉白色衫裙的舞姬、手持竹帛的学子依次鱼贯而入。祭司抬着三牲、水果等祭品进场。缕缕琴声,悠悠扬扬。古典音乐响起,舞姬挥起衣袖,舞起宋代宫廷舞,襦裙翩翩。随后十余名学子缓缓步入,叩首礼拜后席地而坐,打开竹帛研习经典。“奏大乐!主事者各执其事,主祭者就位。”在通祭的指挥下,祭司分两排站立,主祭司进香、献酒、读祝文和焚宝奉献,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赵敏强介绍,如今“赵氏家族祭礼”每年都在菉猗堂广场进行展示,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南门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