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00:07:14

​春秋岭南手工业“高端制作”,先秦时期岭南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2023-06-29 10:52

梅花墩古窑所生产的陶、瓷器,是春秋时期岭南手工业“高端制作”的代表,并作为先秦时期岭南文化符号之一而加载史册。

古窑陶瓷器皿的文化内涵,主要以器型和纹式为主。在器型方面,据刘成基教授和杨少祥教授撰写的《广东博罗县园洲梅花墩窑址和发掘》介绍,“陶器种类有罐、豆、瓮、釜、碗、钵、杯、簋、盘、壶等”。

W2a

▲出土文物陶豆。莫树华摄

W2b

▲弦纹灰瓷豆。莫树华摄

在纹式方面,岭南印纹陶的起源与陶器盘泥制器有关,盘泥法因完成制作后陶坯粗糙,痕迹明显有碍美观,故需使用陶拍打平修整。多次使用或质量较差的陶拍,其拍面粘连陶泥凸起或碰到硬物凹下,成为“坏拍”,本应废弃不要,但某工匠在未知情况下继续使用,在连续拍打过程中,坯体表面即形成规整纹状“线条”,尽显出凹或凸状美感。由此,这一“废拍”得以保留并继续使用,这一偶然之失成就了印纹陶时代的到来。在漫长的制陶工艺生产实践中,远古陶匠在“凹”“凸”点状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衍生发明了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直至繁复精美的夔纹。由此,形成陶瓷历史发展中的独特现象——印纹硬陶的文化标志。

W2c

▲梅花墩窑址出土的陶罐,纹路清晰精细。莫树华摄

W2d

▲梅花墩窑址出土的陶羊,由村民捐赠,现存放在园洲镇文化馆。莫树华摄

关于梅花墩古窑的现实意义,博罗县博物馆杨爱清作《博罗县古窑址考略》一文写道:“梅花墩春秋窑址的发现,填补了广东无春秋时期龙窑的空白。同时,把广东省龙窑的上限,从晚唐推前到春秋时期,成为广东地区最早的龙窑,也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窑之一,在广东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4月,被列为博罗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洲梅花墩窑址的发现,为研究广东先秦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进一步证实,越人的祖先有自己的文化。窑址以及出土器物决不会是外地传入的,是地地道道自身的产物,足以反映自身的文化。”“其次,园洲春秋窑址的发现,填补了我省无春秋窑址史料的空白。根据广东省目前考古史料介绍:在广东,已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及西周、战国时期的窑址,唯独春秋时期窑址是空白的。而这一时期窑址是否存在,对研究广东陶瓷业历史又至关重要。梅花墩窑址的发现,正好为研究春秋时期的陶瓷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