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 星期一 09:08:26

​“无头臼”独具一格

发布时间:2023-06-21 16:23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龙舟而言,潮汕地区各个村落的制式都有不同之处,在汕头市澄海区,这裹流行着一种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龙舟——“无头臼”。它脱胎于小型农业船,没有栩栩如生的“龙头”“龙尾”,没有载员众多、长度夸张的龙身,船身少见五彩斑斓的漆绘,成为每年端午期间的独特景观。

W4

▲在水面训练的龙舟队伍。

“无头臼”的比赛多由乡村自发举办,大多比赛在池塘、小溪中举行。比赛时,水中插上一排整齐的翠竹,既当比赛路线标注,又可作为选手及观众对于距离的参照物。龙舟需在水域的边缘掉头,至对面边缘,如此环绕场地二到四圈不等,最终于起点的木桩处“抢青”。

系红绳红花插木桩 平安吉祥

木桩又称“龙门关”,在龙舟进行最后一圈的掉头过程中,有专人将系着红绳的红花(石榴草)插在木桩之上,代表着平安吉祥。“抢青”时,最先抵达的龙舟击鼓人与左头桡共同勾起“红花”,即为获胜。比赛双方往往相差一鼓槌或一木桡的距离,竞争激烈。

在澄海区上华镇,这裹的“无头臼”龙舟几乎遍布整个区域。在上华镇下陈村,年过花甲的陈守好有着数十年制造龙舟的经验,至今保留着手工制作龙舟的习惯。

陈守好回忆,“无头臼”龙舟与1970年代运输船相似。当年人们用这些运输船在韩江中耙土,用作农田的肥料,并运输种子、稻谷等农产品。“别看这种龙舟小而简,但其中还有许多讲究之处。”陈守好介绍道,例如船头与船尾上系草绳的洞,头圆尾方,寓意天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