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碗栖凤渡鱼粉,筑起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06-20 08:04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新闻媒体郴州行第二站,18日走进苏仙区。在这里,有“天下第十八大福地”美称的苏仙岭、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的飞天山,更有“被上帝遗忘的地方”高椅岭。而除了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这里也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栖凤渡鱼粉。

高椅岭:“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高椅岭,是原生态丹霞景区,因其像一把太师椅的椅背,稳坐中央,高枕无忧,而得名“高椅岭”。高椅岭之前一直是“躲在深闺无人识”,被称为“被上帝遗忘的地方”,直到近几年才被游客发现,而又因为其丹霞奇景世间罕见,成为网红景区,在抖音上的点击量更是达到了14亿次。

景区内山、水、洞、寨、崖、坦一应俱全,错落有致,最大的特点就是巨石丹崖周边有漂亮的水洼点缀。红岩碧水、险寨奇涧,生态自然,美不胜收。据此,有人评价郴州的丹霞景观为“世间所有,此尽有之”,而高椅岭则是郴州丹霞地貌中最突出的代表和美的象征。

而让高椅岭名声鹊起的是龙脊山,中间狭窄的道路像一条巨大的神龙盘卧在这里,山石就是龙身,山脊就是龙脊,走在山脊上,就好像走在一条沉睡的巨龙身上,从山脊往下看,是陡峭的龙脊峡谷。听说来到高椅岭的人都会走过龙脊,它会给走过的人带来福气,今后的人生如龙脊一般一路顺风。

在高椅岭,遇到不少粤港澳大湾区来的游客。00后青年小黄来自深圳,第一次到郴州的他对高椅岭啧啧称奇:以前在网上看到高椅岭的照片和视频,已觉很神奇。当亲身站在龙脊上,我被彻底震撼到了。对登山客来说,这里是一生值得来一次的地方。

2023年随着疫情全面解封,高椅岭在春节期间迎来第一个游客高峰。春节假期7天时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约4万人,同比2022年春节增长460%。不仅是游客量的剧增,游客来源地也从湖广两省扩增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境外。2023年上半年,高椅岭接待海内外游客40万人。

郴州人每天的幸福生活,从吃碗栖凤渡鱼粉开始

“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这是在郴州流传的一句古话,说的不仅是栖凤渡地方好,更是夸其独树一帜的传统小吃——栖凤渡鱼粉。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军师庞统来到西河古渡,因病投宿客栈,店家孙女楚楚姑娘即煮一碗鱼粉呈给庞统,庞统食后满头大汗、病情好转;之后两人渐生情愫,庞统被重用后,西伐未归,楚楚姑娘思恋庞统而精制鱼粉留念,从此,鱼粉得以相传。这也是栖凤渡镇的由来。

在郴州,很多人每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从吃一碗鲜香爽辣的栖凤渡鱼粉开始的。2016年,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今年75岁的吴安英,是栖凤渡鱼粉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她说自己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学习做鱼粉了,50多年来已煮过400多万碗鱼粉。

在郴州长卷非遗历史街区的苏仙馆,吴安英老人向记者们介绍,一碗地道的栖凤渡鱼粉,需经过备粉、熬汤、煮粉三大步骤、十六道工序,才能烩出米香、汤鲜、辣爽的鲜美。老人家更亲自为大家煮粉,一碗手工切粉,码上鲜嫩的鱼肉、香辣的红油鱼汤,再辅以秘制的豆膏,最后倒上一点茶油,热气腾腾的栖凤渡鱼粉香气四溢,现场记者们品尝后赞不绝口,“鲜美,爽滑,香辣!”

小小的一碗粉,筑起的却是大产业。据介绍,瓦灶村是苏仙区栖凤渡镇的行政村,村里70%的青壮年农民以外出务工为主,在2016年凤楚食品入驻瓦灶村后,打造了栖凤渡鱼粉非遗传承基地,设置了文化展示区、制作体验区,以及农产品售卖区,形成了一个占地3000多亩的产业园。吴安英每天在基地演示鱼粉制作过程,免费给当地村民培训技能,让村民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为了把传统美食继承下来,我已经参加了5次培训。”栖凤渡镇岗脚村村民谭马花4年前丈夫因鼻癌去世,留下两个年仅8岁和7岁的女儿。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进入公司工作,通过培训现在每月有2300元的工资,再加上两个女儿每月有700元的低保费,2020年还清了丈夫因病遗留的债务。

围绕特色鱼粉,凤楚食品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栖凤渡鱼粉全产业链,解决就业500多人,带动5000多户增收致富。2022年,瓦灶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38万元增加至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16元。

随着栖凤渡鱼粉产业做大做强,这碗粉也向外界传递着一份乡愁、一段历史和一种文化。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