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依水而居、依水而乐的生活方式让这裹的人们与赛龙舟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中国龙舟之乡”,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中堂都要举办“龙舟景”,龙舟竞渡、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引得万人空巷,而这项传统活动至今已经延续了300余年。
正因为龙舟民俗文化活动的不断传承与兴起,龙舟制作自然就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记载,中堂龙舟制作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记者了解到,中堂制作的龙舟主要特色是“大头龙”,安装后,龙头高高翘起,整条龙舟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声名远扬。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夕,来自全国多地的订单蜂拥而至,中堂各家龙船厂均会在这段时间迎来全年的生产制造高峰期。
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较为繁杂,先后要经历做底骨、做蝴蝶底、反底、起水、钉花旁、打档、休核、做座位、做龙肠、抓篾、钉将军柱、扫桐油等100多道工艺流程。在几百年的龙舟制造史中,其制作工具一共经历了传统工具和现代化工具两个时期。如今,虽然省时省力的电动化工具已被龙舟制造厂广泛使用,但匠人们也并未因此而抛弃传统的手动工具。
▲测量。
▲切割木材。
▲刨木。
▲凿孔。
▲涂蜡。
“龙舟制作最为考验师傅们的手工。”霍沃培告诉记者,如今的龙舟没有固定的规格和尺寸,要按照客户的需求独家定制,长度在20多米至30多米不等,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秘诀和技巧,这些都需要师傅们依靠个人经验来把控,这也是机器无法取代的。霍文忠也表示,做龙舟要弘扬“匠人精神”,每条龙舟都要经过4至5遍上漆以及7至8遍刨光,每一遍都要人工仔细检查,通过师傅们的巧手来打磨每一处细节。
技艺精湛、做工精美只是做龙舟的基础要求。对于采购龙舟的客户来说,龙舟划起来快不快才是最重要的。记者走访当天,就有来自东莞万江拔蛟窝小区和共联小区的小区干部来到霍沃标龙船厂,就龙舟制作的具体需求同师傅们进行面对面沟通。现阶段,中堂龙舟的船板用料为杉木。杉木虽不及松木耐力,但重量轻,成舟吃水浅,舟速快,是如今各地比赛用舟的首选。选好杉木材料后,接下来,老师傅们就开始对龙舟的船体线头以及船身破水消水能力进行精准测算,最终以使龙舟在高速划动中轻松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