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邓 宇
货币国际化具有很强的历史语境和周期性,并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迁。人民币国际化经过十余年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新的机遇。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审时度势,既要总结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更要厘清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国际化的差异特征,把握好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人民币的权重升至12.28%。IMF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2.79%,仅次于美元、欧元(占比20.47%)、日元(占比5.51%)和英镑(占比4.95%)。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的比重持续上升,预计未来有望超过日元的国际份额。
目前来看,全球政局势发生新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处于变革期,“去美元化”潮涌现,主权数字货币研发进程加快,国际货币多元化格局将可能逐渐形成。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既是重要战略窗口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将可能遭遇新的挑战。对此,应准确把握内外发展形势,掌握人民币国际化主动权,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而且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提供更多可能性。
日元与人民币国际化差异
一是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差异。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起飞,到80年代一跃成为当时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却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长期停滞,无法支撑日元国际化目标。日本经济经历了大起大落,使得日元国际化从短暂的成功到衰退,驱动货币国际化的动能持续减弱,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占比近5%左右,远低于1978年至2005年全球占比10%左右的水平。2019年日本经历疫情冲击,日元的贬值趋势渐强,2022年截至9月末的贬值幅度超过30%,经济复苏不振,日元的波动性加剧,造成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恐慌,表明日元的竞争力在下降。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开始腾飞,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和宏观经济条件。从2009年上海试点跨境人民币使用到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目前中国经济全球占比接近18%,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80%,预计到2035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4%左右,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更加深厚的经济基础。
二是经济制度与金融监管差异。经济金融制度是货币国际化演变的重要因素,日本与中国在此领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经济制度差异。日本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奉行自由市场和经济金融自由化政策,日元国际化总体上比较冒进,其间出现金融自由化倾向,出台部分过激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相对稳健,要求符合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其次,金融监管制度差别。日本是由大藏省(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即日本银行共同实施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藏省在金融机构审批、管理和监督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力,而日本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建立在与各客户银行分别签订协议基础之上,经常出现职能冲突和政策相悖的问题。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2017年11月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18年4月设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2020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金融稳定法》也将在不久之后正式推出,将加快补齐监管短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监管保障。
三是目标与路径模式差异。虽然早期的日元国际化促进了日本经济和金融国际化,提升了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经济政策失误和金融改革不完善,导致后期的日元国际化受阻,催生大量的金融投机和资产泡沫。日本政府、商业及金融界对于日元国际化的认识从谨慎保守到逐步自由开放的演变,却始终未能明确日元国际化的基本目标,盲目推行国际化,导致日元升值压力过大,同期日本经济增长低迷并陷入衰退,但归根结底仍是日元国际化的政策共识和目标共识欠缺。
人民币国际化从起初就遵循比较稳健和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通过资本项目开放、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等改革政策试点,由此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较快提升。从人民币国际化经验来看,自200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欧洲国家等陆续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建立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与39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接近3.5万亿元人民币。同时,积极推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作为过渡性制度安排,并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和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四是国际货币体系环境差异。日元国际化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仍是以美元为主导,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市场尚未有比较有竞争力的货币取而代之,日元在这一时期推进货币国际化具有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加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日元国际化进程相对较快,但也受制于美元霸权体系,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方面并不完善,导致日元国际化在短暂的成功后即陷入衰退。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较晚,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欧美等发达国家自身面临的经济复苏形势比较严峻,处于一个持续衰退的周期,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趋势在减弱,“去美元化”浪潮在加快演变,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极化趋势。同时,数字货币的兴起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新挑战,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面对传统国际货币竞争,而且需要应对新型货币带来的新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三点建议
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后发国家的货币国际化难度更大、挑战更多。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窗口,汲取日元国际化经验教训,建议重点围绕三个层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是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顶层设计。人民币国际化应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遵循货币国际化规律,防范因过快、过急的货币国际化而引发的金融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化经济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和安全利益,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均衡,建议设立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加快制定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战略和策略布局。
二是加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便利环境。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确保人民币国际化与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求相一致,着重对标国际通行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开放、合规、安全的人民币支付结算、市场交易、投融资等市场化机制。对此,必须汲取日元、英镑等经验教训,以稳妥的高水平制度安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使用。
三是加强数字人民币研发测试,积极推动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国际监管治理。考虑到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跨境服务贸易等广泛兴起,未来有必要探索将数字人民币纳入到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对主权数字货币的各类立场文件来看,发展数字美元或数字欧元的根本在于维护以美元、欧元等为基础的国际货币秩序及地位,预计未来数年内全球主要央行将加快CBDC研发和测试进程,一旦发展成熟,将对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竞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原标题:金融观察/人币国际化须汲取日圆教训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