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想
公共资源不容滥用,尤其是公屋资源更要真正帮到有需要的人士,用得其所,才可体现社会公平。
香港滥用公屋问题被诟病多时。当中包括入息超额的富户、资产超标的富户,仍霸占公屋不放,令真正有需要、排长龙等待上楼的市民怨声四起,要求政府严厉打击公屋滥用,用“辣招”叮走公屋富户,加快公屋流转。
政府研收紧富户政策
房委会2017年曾修订过公屋富户政策。根据现行做法,公屋租户在入住10年后,才须申报资产,随后每2年申报一次,若租户的入息及∕或资产限额超出富户政策要求,房屋署将会发出迁出通知书,但可酌情批出“定期暂准居住证”,让相关富户继续暂住最长12个月,然后会要求入息或资产不符要求住户立即迁走。不过,政策被外界质疑未能有效揪出滥用个案,更多声音希望政府能进一步收紧富户政策。
相关工作似有进展。消息指,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日前举行集思会,讨论“公屋富户”相关议题。会上提到部分持有“定期暂准居住证”的“公屋富户”,会利用12个月的暂住期,进行资产重组和转移,以便再次符合居住公屋的资格。有委员倾向缩短暂住期;收紧公屋租户入住10年内毋须作资产申报的安排;以及收紧“富户政策”的入息限额和总资产限额,至于收紧的幅度则暂时未有定案。
房委会检讨并有意收紧富户政策,堵塞漏洞,确保公共资源用得其所,合情合理,绝对值得支持。众所周知,公屋制度原意是为有住屋需要的人,为照顾低收入阶层而设,当住户入息改善了,他们可以负担租住或购置私人楼房时,便应该迁出。很可惜,在现实中,市民经常可看到一些住公屋者出入开着豪车,而有人隐瞒在内地或海外资产违例占用,公屋被人分租、转租、丢空甚至转为货仓,类似的事件亦层出不穷,早已广为人知。对那些被迫高价租住劏房,承受长期轮候之苦的基层人士,何其不公!因此必须拨乱反正,将公屋制度变回一个帮人的制度。
多措并举打击滥用公屋
收紧公屋富户政策只是其中一环,在打击滥用公屋的实际操作和执行管理上,还有很多细緻的工作要跟进。首先要设法找出被霸占的公屋单位,一旦发现便应马上采取行动,迫其短期内交出公屋。这方面大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例如加大随机抽查富户入息及资产的频率,要求他们主动申报其他海外资产及收入;运用大数据,通过使用者的水、电、煤气用量等,找出用量极低的可疑单位,派专人上门巡查;通过物业登记资料,调查公屋住户是否持有私人物业;翻查可疑住户的出入境纪录,看是否长期离港而不交回公屋;仿效警方设“线人费”,鼓励知情人士检举滥用公屋者等。相关建议只要有可行性,政府都宜认真研究考虑,积极推进,以尽快释出被滥用的公屋。
其次,须加强监管和打击,执行更有力度。过去四年约2800宗公屋住户瞒报资产,仅10宗被判监,阻吓力明显不足。政府应提高罚则,并深入巡查,加强搜证及检控虚报个案,对违法虚报者追究法律责任,以儆效尤。对公屋申请者所提供的资料,要认真审核,从源头加强把关,解决滥用现象。
总之,公屋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政府必须积极作为,使其得到更公平合理的使用,落入真正有需要人士手上。
原标题:【有一说一】让公屋帮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