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 在动荡的当今世界,中国央行是稳定之石

2023-04-06 14:33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4月4日文章,原题:在动荡的当今世界,中国央行是稳定之石  对于全球主要国债市场来说,2022年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只有一个市场实现了正回报,而其他市场的收益率为负数,比如日本是负5.8%、英国负25.2%。在世界其他地区出现大规模波动和下跌之际,中国的政府债券市场独树一帜,取得2.7%的收益。香港交易所交易基金发行商睿亚资产的创始人蔡瑞怡说:“中国的国债一直充当着避险资产,发挥分散风险的作用。”

今年,不仅是中国的政府债券市场成为独立于海外同类市场的避风港,这种描述现在也适用于人民币和中国主要银行的股票。乍一看,这些情况似乎违反直觉。实际上,它们凸显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近年来一直比发达市场的许多央行更为保守和谨慎。

再一次,是美欧而非亚洲新兴市场引发全球市场的动荡。首先,以硅谷银行为首的几家美国金融机构倒闭。接着,瑞士国家银行决定促成濒临破产的瑞士信贷和瑞银集团之间的联姻,使债券持有人蒙受巨大损失。而中国的银行股成为躲避别处金融风暴的投资者的避风港。以温妮·吴为首的美国银行分析师表示,中国的银行几乎没有因所持债券的估值损失而产生的风险。中国央行似乎吸取了其他国家央行忘记的教训:建立在杠杆基础上的东西根基不牢。当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仍在释放一系列泡沫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起去杠杆化运动,将金融机构置于更坚实的基础上,即便在其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时候。

某种程度上,这令人惊讶。发达市场的央行本该独立于政府,但事实上它们很少是独立的,政客们是资本市场上涨的天然啦啦队。相比之下,中国人民银行从来没有假装独立于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的官员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保留着技术专家治国的倾向。

目前,除了中国的债券和银行股票成为避风港,人民币似乎也加入了日元以及(某种程度上)瑞士法郎的行列,成为避风港货币。华盛顿单方面冻结俄罗斯持有的美国国债加剧了这种影响。花旗集团的分析师在近日的报告中写道:“关于‘美元之死’的讨论最近又开始了。去美元化的一个动机是地缘政治。就这个主题而言,人民币显然是主导。”至少目前,它似乎比美国这个世界储备货币守护者的行为更负责任。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