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门开常关、辟口岸、通铁路,渐成西江商贸航运重镇,并一度成为省辖市。蓬江北岸百业林立,繁华中满是凌乱。1926年,时任江门市市长叶显认为蓬江北岸店铺杂乱,且没有马路,这样的布局和形象阻碍了江门的发展。因此在1927年决定修建长堤。
▲骑楼街上宫灯高挂。
江门市档案馆数据记载,1910年代起广州推行城市市政建设,建设大片高低统一、装饰风格相近、异域色彩浓厚且整齐实用的骑楼建筑街区,城市面貌为之一新。这带动了江门在内的周边城市大修骑楼。江门长堤,就是根据广州1912年颁布的骑楼建筑技术法规《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在建设沿江马路的同时修建骑楼。20世纪30年代,长堤一带骑楼逐步完成建设。此间骑楼由两层以上的建筑组合、成排连片,布局方面“下铺上居”“前店后仓”,骑楼走廊内部空间畅通无阻,外立面用西式廊柱、阳台、门窗、拱顶,及中式窗花、燕巢、山墙等点缀,恍如广州长堤之“重影”,其中最典型的建筑当属如今胜利大桥下的中华酒店。
▲店铺不在,广告仍存。
▲中华酒店外立面极具特色。
根据《江门老街》一书描述,中华酒店呈现标准的骑楼样式,柱式的视觉设计借鉴了罗马迭柱式风格,柱梁的连接部位设计了中式雀替,窗户采用平开窗的满洲窗设计,阳台外立面上分三部分使用行楷字体分别书写酒店名称和广告语,中西建筑装饰风格融为一体、十分和谐。据悉,中华酒店当年由108个股东集资7万多块大洋(约合人民币2000万元)修建,昂贵的造价和精美的设计使之成为江门骑楼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