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57年,郑武公夫人武氏有了儿子寤生,三年以后又生下小儿子叔段,两人虽然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得到的关爱却截然不同,因为寤生出生时母亲难产十分痛苦,因此有了小儿子以后母亲独宠叔段,对大儿子不管不问。
郑武公却没有这种偏见,早早就把寤生当作接班人培养,郑武公27年,重病卧床不起,临死之前都是武氏在身边照顾,多次劝说武公把国君位子传给小儿子,不过被武公断然决绝,召集群臣当众宣布,在他死后,由长子寤生继任国君之位。
公元前743年,武公病逝,寤生上位史称郑庄公,虽然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国君,武氏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她知道这些年来从未给过寤生关爱,害怕儿子会报复自己,因此就想为小儿子叔段征求更多权势。
庄公继位以后,母亲武氏多次上奏请求国君能把制地赏赐给叔段,然而庄公不是傻子,心里十分清楚制地非同一般,此处地势险要,雄踞虎牢关,关系到国家安危,因此庄公断然拒绝母亲的请求。
不过武氏没有善罢甘休,没有抢到制地以后,逼迫庄公把京邑让出来,庄公虽然不情愿,但是碍于母亲权威,只好妥协,要说武氏还真会挑地方,京邑虽说比不上制地重要,却是郑国国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物产十分丰富,庄公心里不舍得,不过在母亲一步步紧逼之下,还是让了出去。
庄公哪里想到这一切都是母亲与弟弟的阴谋,京邑面积比都城还要大,有众多人口作为支撑,叔段到了封地以后,仗着有母亲撑腰,在京邑作威作福,根本不把哥哥放在眼里,在城内发布告示征兵买马,训练军队,企图有朝一日推翻庄公统治。
郑庄公没多久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母亲对自己恨之入骨,这才联合弟弟对抗自己,明明自己甚么都没做,却成了亲人眼中的仇人,庄公知道真相以后并没有轻举妄动,反而放任叔段的行为,叔段看到庄公没有任何反应,胆子越来越大,自称京城太叔,出巡时都带着身披甲胄的士兵。
叔段的出格行为引起了百姓和大臣们的议论,果然就如同大臣预料的那样,郑庄公统治20多年以后,叔段引大军攻打都城,郑庄公终于等来这天,其实并不是庄公没有作为,他早就查清楚了叔段的内应,并一一拔除了这些威胁,等到叔段进攻的时候,内应们纷纷叛变,叔段溃败逃亡今河南省辉县,母亲受到牵连也被庄公发配到河南襄城,立下毒誓,不见黄泉,此生不与母亲见面。
然而没多久庄公就思念母亲,整日担忧,经常让下人给母亲送去食物衣服,臣子知道庄公想见母亲,碍于自己发下的毒誓,因此劝说他不如挖一条井,见到井水以后不就是黄泉了,庄公按照他的建议去做了,之后接回母亲,两人关系大为改善,本来就没有甚么深仇大恨,经过这番经历以后,都明白了亲情可贵。
很多人都说庄公没有作为,放任弟弟做大成为威胁,其实这正是庄公政治上的高超智慧,遇到事情能从长远去看待,忍住一时之气,知道弟弟有叛乱的想法以后,庄公没有立即动手,因为他在等一个时机,等到叔段把事情闹大以后,百姓都知道叔段谋反的想法。
此时庄公出击,即获得了舆论支持又能避免背上诛杀兄弟的恶名,实际上庄公正是考虑到了这份亲情才没有动手,叔段兵败以后也没有趁机杀掉他,当然此举说明庄公有十足的把握,不然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庄公的政治手段不仅体现在内部纷争上,对外战争上也是如此,清除内部叛乱以后,庄公着手对抗外部势力,借助周平王的影响,郑庄公在权势上要远超过其余诸侯,利用这一点,庄公开始侵略其他国家,开启扩张道路。
然而随着郑国越做越大,引起了周平王警觉,害怕王室会受到威胁,于是把提拔其余人对抗庄公,为了安抚王室情绪,庄公将儿子作为送出国当做人质,周平王去世以后,庄公越做越大,以一己之力对抗陈、蔡、虢、卫四国,彻底打响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