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 中国迈向航天强国“势不可挡”

2023-03-09 16:12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3月4日刊登题为《中国在太空的成功势不可挡——无论有没有外国伙伴》的文章,作者是美国CNA公司中国和印太安全事务部研究员布赖恩·魏德利希。全文摘编如下: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欧洲航天局不再打算将欧洲宇航员送上中国新建成的空间站。报道援引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尔的话说,欧洲航天局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任务“很忙”,目前也缺乏与中国空间站接触的预算和政治“绿灯”。

阿施巴赫尔表态的背景是,欧洲宇航员飞往中国空间站的准备工作已停滞数年。这本是双方航天机构合作几十年后的重大进展。

预算限制阻碍欧洲航天局参与中国空间站任务的说法有一定依据。正如“技术之道”网站太空资讯高级编辑埃里克·伯杰所指出的,欧洲航天局的经费不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三分之一。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欧洲航天局必须“三思而后行”。

但政治无疑对欧洲航天局决策的影响最大。数年来,欧洲国家一直在重新审议对华关系的性质,因为技术安全和美中战略竞争加剧所引发的担忧越来越大。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态度转变的速度加快了。

欧洲航天局局长的这番话并不出乎意料。虽然这对北京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欧洲宇航员的缺席几乎不可能对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或中国更广泛的太空计划产生任何明显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载人航天计划上投入巨额资金,中国公布的太空预算仅次于美国。中国正寻求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卓越的太空强国。

与国际空间站不同的是,中国建造和管理空间站不依赖其他国家提供资金或人员。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国空间站研发者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愿意把中国空间站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中国希望展示出自己比美国更具包容性,因为中国被禁止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

展望未来,中国可能会继续强调其太空计划获得国际支持,但不会参与依赖其他国家资源的重大倡议。外国人当然可以到访中国的空间站,但他们不会对它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