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臣子到了60岁或70岁后,便要主动请辞,表示自己无法继续工作。一般情况下,“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是两个比较好的借口。待皇帝审批后,该臣子便能成功退休。这便是君臣之间心照不宣地“潜规则”。
由于臣子给君王留了面,也给后来人让了路,从而确保了封建体制的有条不紊与完善健全。所以在他们致仕后,皇帝会特别赐下一些物质与精神上的赏赐或优待。比如唐代官员,退休后会有专人为其开道,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回老家,表示“荣归故里”。
古代官员
当然,一些高级官员,如德高望重之人、在朝中拥有深厚根基之人、能力突出者且拥有丰富治国经验的重臣,在退休后还会被皇帝“返聘”。在很多时候,三品以上的大员在退休后,都有资格在朝中行走,且被允许参与国家大事。一些辈分高、功劳大的老臣,倘若腿脚不便,朝廷还会专门派人把他抬到大殿上。
不难看出,并非所有官员在退休后,都是要返回家乡的。大多数官员,因为级别不够,无法继续参与朝政,留在京城里反而更令人怀疑。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告老还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员倘若不贪,很难在退休后继续维持自己的京城生活。古代的城市发展,远不如今天。今天的首都,虽说仍是超级都市,但其他城市的条件也没差到哪去。但在古代,一国之经济主要靠京城或其他地区的主城。
繁华的经济背后,也是相当高的居住条件。官员在退休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吃和住。吃倒是还好,关键是居住问题,实在难倒了很多人。
在当时,官员居住的官邸是公家的,并非私人持有。虽然不排除有官员立下大功,被皇帝直接赏了一幢宅子;但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奋斗大半辈子,也未必能在京城中买房。
房价高、房租贵,也是很多年轻官员最头疼的问题。他们刚入仕,未必能分到公家房子;所以如白居易、贺知章等人年轻时,往往要借住在朋友家里。
好不容易熬出头,有了官邸居住,但这也是有时限的。一旦他们不在任上,自然便要立即搬走,给下一任官员挪地。再加上很多官员退休后,也未必能拿到在任时期的“全俸”,那些“半俸”或者只有几亩薄田而够维持养老生活的官员,自然要选择回归家乡。
因病而致仕,是很多臣子的常用借口。有些时候,这也是一次试探。致仕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中,倘若臣子成功退休,必然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回到家乡养病。但如果皇帝还想留任,便会亲自派出太医,给予其高规格待遇,遇到这种情况,臣子心里就明白:自己暂时走不了了。
同理,皇帝若直接默许,臣子也会立即明白过来:自己该走了。这个时候,臣子如果再贪恋局势,不麻溜地回乡,很容易引来他人非议与指责。
在回到家乡后,一些退休官员也没有闲着。他们虽然无法在朝堂中继续为官,但仍心念国家。为此,他们往往会培养家乡或同族子弟。如范仲淹,在回到家乡后,便兴办起了“义庄”,用以资助家族小辈读书,就连女子嫁人,族中也有补贴。
除了这种方式外,很多大儒喜欢在退休以后开办私塾或学堂,用来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受“地域情怀”影响,这些退休官员也往往会把择生范围放在家乡及其周围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