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 星期一 09:05:04

鼓声悠悠待射虎,百载谜笺寄乡愁

发布时间:2023-02-03 11:01

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这是清代诗人陈坤曾描述潮汕地区灯谜竞猜盛况的诗句。潮汕灯谜以澄海为最。澄海灯谜延续了南宋临安“击鼓导猜”古风,并与民间方言、谜语、中原谜法相融合,在数百年的传承中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W1a

▲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市民大年初一在活动现场猜灯谜。新华社数据图片

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积极推进“中国民间文化(灯谜)艺术之乡”建设,致力于中国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让灯谜文化发扬光大。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示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其中就包括澄海灯谜。据悉,本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的案例将在全国推广。侨乡汕头澄海,将再一次迎来举世目光,向外界讲述它历史悠久的灯谜故事。

灯谜,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因为灯谜较之谜语难度高,谜底犹如草丛中的拦路虎,故而灯谜亦有“灯虎”的别称。猜灯谜,也被称为“射虎”。

shum

▲灯谜著作

元宵佳节,澄海的街道上谜棚高张。只听得“咚咚咚”三声鼓响,在场的人便知道是灯谜会开始了。猜射者报谜号,主鼓之人便敲响一击;报谜面,一击;报谜目,一击;报谜底,中则按两下,不中不击;猜中的人还需要解释,解释正确,重鼓三击以示嘉许,同时奖品双手捧上。此番古意盎然的猜谜场面,便是澄海灯谜特有的“司鼓引猜”。依次从报谜号、谜面、谜目、谜底到最后解释,都由击鼓引导。

“中华灯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有特色的开猜形式已经消失。但在澄海,灯谜猜射至今仍保留着宋代临安‘司鼓引猜,曲助兴’的遗风余韵。”谈及澄海灯谜的独特之处时,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级非遗澄海灯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哲源介绍道,“这种鼓点指挥、现场解释的独特形式,令谜会现场气氛热烈又不失秩序。”

澄海灯谜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康熙年间的《澄海县志》,就已有“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令猜者什百为群,曰灯谜”的记述,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且广泛地流传到东南亚的潮籍华侨华人小区。除了别具一格的“司鼓引猜”,澄海灯谜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古风古韵的民俗形式,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澄海人民历来喜好谜事,这一点,从小在澄海长大的张哲源深有体会:“在以前的节日里,澄海十三个镇会在府前广场各自举办谜棚,一时间广场谜棚高张,这种十来个棚子一起开展的盛况是全国少见的。”

W1d

▲位于奥飞广场的灯谜长廊。

谈及澄海谜风的盛行时,张哲源介绍道:“在澄海,几乎每镇每乡都有灯谜传人,一代一代,薪火相传。而且在乡民眼中,会谜者是‘文人中的文人’,备受尊敬。”

数百年传承,澄海灯谜的猜谜形式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步入现代后,澄海灯谜相继出现了报刊函猜式、电控竞猜式以至手机短信互猜、网络联猜、电台听猜等新的开猜形式。

W1e

▲澄海灯谜谜笺。

在澄海,灯谜活动已由自发无序演变成有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据介绍,澄海区文化馆建成170平方米灯谜传承基地,成立了澄海灯谜学术委员会。

此外,澄海还成立了南港小区、外埔小区等多个民间灯谜社团。这些社团不断举办灯谜活动,制作澄海灯谜,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的谜艺水平,把灯谜由一般的娱乐活动提高到更高的研究水平,成为繁荣和发展“澄海灯谜”文化的重要力量。

文/陈锴跃 曾柯权 澄海宣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