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水域人工岛,香港特区政府须先做好全面规划

2023-01-03 10:29

霍启刚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

立法会在上周四加开了发展委员会特别会议,就中部水域人工岛(下称“人工岛”)项目进行讨论。建造人工岛可以为香港提供更多可用土地,为不同产业和改善市民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可是,这个项目造价高达5,800亿元,但政府当局提供的文件内文只有短短12页,馀下的附件大多是概念图。笔者本来准备了好几个问题打算询问局方,但碍于会议时间紧迫,因此,容让笔者在本栏表达浅见。

发展局局长在会上表示“基建工程不可有钱赚才做,不应该只视乎土地收益,而要看发展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句话笔者是理解的,但核心问题是,人工岛是否有潜力成为推动香港发展的新动能?若果有,又应该如何进行规划及落实工作?在疫情影响下,特区政府预计将会出现563亿元的财政赤字,既然如此,特区政府需要谨慎深思2025年开始填海的目标,认真做好财政规划,找出最佳融资方案,确保库房有能力应付。

局方表示希望将人工岛打造成为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也设法让该岛的居民原区就业,为社会提供了美丽的愿景。可是,近年有不少外资和大企业由中环、金钟搬到租金较便宜、配套完善的鰂鱼涌。人工岛有何优势吸引大企业再次进行搬迁?要知道每次搬迁也涉大量花费。此外,根据某地产代理的报告,近月港岛区整体指标商厦空置率录得超过10%,而中环甲级商厦的呎租也达到12年的低位,可见市场对优质办公室的需求正在下跌。位于维港两岸的优越地段的西九文化区,其地产项目亦要面对“流标”风险。如此,人工岛这块“大饼”会否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如果建好了甲级商厦,市场又能否消化?因此,政府需要更广泛谘询持份者,评估商业楼宇的需求,不能建成人工岛后遇上问题再找方法解决。

规划先行 再谈基建

笔者在参与开发广州南沙的土地项目时,经常被地方政府问及会为当地带来什么就业机会、如何促进产业发展。这是实在,也是在作出重要决定前需要作出规划及解决的问题。现时,“北部都会区”逐步推进发展,笔者认为与人工岛有着很多重叠的部分,必须在动工前釐清定位与引入产业,与“北部都会区”错位发展,实现文件提及的联通大湾区、联通世界的愿景。

在“十四五”规划中,香港被赋予“八大中心”定位。“北部都会区”规划善用邻近深圳的优势,清晰地加入不少创科元素,以此作为该区域的优势产业。人工岛的规划会以连接路及铁路等方式联通港岛、大屿山及新界,邻近香港主要商业核心区域和香港国际机场,值得考虑将该处打造成展览业的地标,吸引国际买家,携手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时,特区政府以“前瞻创新”作为人工岛其中一个规划目标,该岛亦会成为游客区,因此能考虑引入文化产业,让商业化可以在该区域实现,打造出世界知名的商标,为实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定位提供平台。此外,香港的海运设施都集中在西面,人工岛亦可以考虑加入航运后勤基地,增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的功能。同时,人工岛亦应考虑加入人才宿舍,以优质居所留住人才。

笔者并不反对建造人工岛,但首要工作是做好产业规划和人工岛的定位,增添战略价值,为香港带来长远的收益。期待政府做好公众谘询,再提交仔细的计划方案到立法会审议。

来源:文汇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