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00:07:14

古迹古建人文隽永,崇文尚武泽被一方

发布时间:2023-01-02 11:45

西枝江畔、古驿道边,巍巍屹立着一座传统古村名曰“皇思扬”。作为惠州乃至广东久负盛名的传统村落之一,皇思扬古围村坐落于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村落始建于明朝,至清朝中期形成规模,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俯瞰之下,皇思扬古围村规模宏伟。惠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鳞次栉比的古建民居,到崇文尚武的家风祖训,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古村独特的人文魅力。时移世易,皇思扬古围村历经数百年时光,早已繁华散尽,但城内仍保留着众多古迹古建和隽永的人文印记——2008年,皇思扬古围村入选“广东省传统村落”,2014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据考,皇思扬古围村按照“设治防御”的体系而建,建筑设计、格局规划均颇有讲究。鼎盛时期,村内上百座建筑民居紧凑相连,居住人口最多可达数千人。皇思扬崇文重教,文武兼尚,数百年来人才辈出,科甲联第。其中,皇思扬子弟萧凤来武官入仕,其战功赫赫的传奇经历至今仍为后世津津乐道。

皇思扬古建筑群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堪称宏伟;房前屋后巷道相连、纵横交错;圣旨牌坊、武魁楼、龙光书室等特色古迹古建串珠成链,共同见证皇思扬悠悠历史。

俯瞰之下,皇思扬古围村北临西枝江,南近古驿道,占地20多万平方米。逾百座古建民居分布其间,由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古道穿村而过,与四通八达的巷道相连互通,也串起了古围村长达五百年的辉煌与沧桑。

一面高耸的牌坊,上书“介寿诒谋”四个楷书大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圣旨牌坊。根据牌坊一侧石碑上文字记载,牌坊建于清朝,通面阔7.22、通高8.52米,是嘉庆皇帝为表彰清代武进士萧凤来屡立战功,又值其父母均登八十大寿,且五世同堂,所恩准建造。可以说,圣旨牌坊是皇思扬古围村鼎盛一时的象征。

进入古村中,古朴庄重的古建民居随处可见,古巷道纵横交错、曲折迂回。房前屋后的巷道看似凌乱,实则设计布局精巧,很多看似通往“死胡同”的小道,往往“曲径通幽”,拐角处藏着惊喜。

而武魁楼,屋内雕梁画栋、飞檐朱窗,彰显出屋主雅爱翰墨的情怀志趣。据记载,武魁楼又名“官厅”,由萧氏六世祖志君公于乾隆年间主持完建,后因萧凤来考取功名而得名。

武魁楼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呈三进院落四合院式七开间布。第一进为山门,用于接见普通百姓;第二进是主厅,是办案议事之处;第三进是后厅,作接见官宦贵宾之用。此外,若村中有人考中举人、进士,也会在这裹设宴庆祝。

武魁楼中的山门、主厅和后厅两旁均置十多间厢房,各厢房的布局和装饰区别较大。其建筑布局、装饰设计均有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依据,呈现出明显的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分。随着走访深入,皇思扬古围村的客家围屋建筑格局逐渐凸显,部分古建筑还保留着旧时作为书院、练武场、花园的痕迹;残旧却不失精致的木雕、石雕、壁画随处可见。

事实上,皇思扬古围村裹能叫得上名号的古迹古建,除了圣旨牌坊、武魁楼,还有龙光书室、翰林第、大兴门、协天宫等。全村100多座古建民居,共同构成了古围村的宏伟规模。不过,皇思扬古围村的盛名不仅仅在于古建筑群的规模,更在于其背后的历史人文印记。

▲圣旨牌坊是皇思扬古围村鼎盛一时的象征。

文/图   陈丽媛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