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公布多项抢人才措施细节,预料相关计划可补充流失的人才。
今届香港政府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抢人才”、“抢企业”措施,政府昨日阐述相关细节,宣布下星期三起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申请,目标在明年至2025年间,每年通过整体输入人才计划,输入至少3万5千名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过去两年以领事馆签发签证计算,有14万人口离开香港,政府未来三年,可吸引超过10万人来港,加上每年本地大学毕业生有5万人,三年即有15万人,合共25万人,相信足够弥补流失的人才。另外,政府已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期望办公室成为一站式窗口,提供目标企业需要、讨论谈判条件、配套支持等服务。
陈国基表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初期由劳工及福利局营运,提供各项人才计划详情并连接入境处系统,让各地人才以电子方式提交申请及查询。当局正筹备“人才服务窗口”实体办公室,统筹招揽内地和海外人才策略,明年初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有关拨款。他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已经全面电子化,各地人才可上网提交申请、付费、办理和领取签证,更快捷方便。当局会理顺及简化审批流程,料申请人交齐数据后四星期内可完成审批,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明年起将取消配额,为期两年,届时亦会缩减申请时间。
料4星期内可完成审批
劳福局局长孙玉菡表示,下周三起,一系列新政策或优化现有政策将正式接受申请,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等,期望吸引高薪和具学历的专业人士。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针对三方面人才,一是年薪达250万元的高薪人士,不论学历均可申请;二为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过去五年内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不设限额可以来港;以及过去五年内在世界百强大学毕业,但工作经验不够三年的人士亦可来港,但设一万个限额。
孙玉菡指,世界百强大学以四个名单为准则,名单每年更新,包括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及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过去五年曾上榜都计算在内,总共有176所大学符合要求,其中包括九所内地大学、五所本地大学,计划推行初期只接受学士学位毕业生申请。计划设有限额的部分不接纳在过去五年的本地大学毕业的非本地人士(即符合IANG申请资格)的申请。他称,现有人才计划已可申请其配偶及其十八岁以下未婚受养子女一同来港,“高才通计划”亦有同类安排。
关于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孙玉菡指,将以试行两年的形式,扩展IANG申请至涵盖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安排适用于科大、中大和浸大,不设限额,教育局会在实施一年后检讨。计划涵盖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所有学士学位课程和研究院课程的毕业生。
回港就业申请涵盖大湾
另外,在“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才计划”及“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下,首次逗留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在“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和“高才通计划”下,首次逗留期限为两年。如申请人上一年度入息不少于港币200万元,首个签证为两年,第二个签证为六年。
被问到当局如何挽留本地人才,孙玉菡表示,本地人才是本港的“根”及“本”,外来人才只是补充,他希望在香港长大、以香港为家的人才留港服务,而政府有政策配合,强调本地人占天时地利优势,呼吁香港所有人,如果爱香港,就留在香港发展,未来将有无限机遇。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