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好友严武闹翻

2022-12-23 16:46

杜甫善于写诗,但不善于考试。杜甫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虽然有李林甫搅局的因素,至少有几次没人搅局,却没有考中。

杜甫没有强硬的后台,科举考试又不成功,自然无法做官。

诗写得很好,可惜靠写诗不能吃饭,也不能赚钱,顶多让杜甫有些名气。到44岁高龄,杜甫在长安备考10多年,才成为一个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杜甫备考期间,一不会经商,二不会种地,三不去打工,妻子又是穷官家庭孩子,导致20多年内家里一贫如洗。其实,只要家里经济还勉强能维持,杜甫这样晃荡10多年尚且可以理解。事实却正好相反。好不容易当上小官以后,当年十一月,杜甫回家探亲。一进门,发现小儿子刚饿死,杜甫不禁老泪纵横!

再高尚的读书人,家里总要吃饭啊。你维持诗人的气节风骨当然是没错的,但最低程度也要先养活家人再说。天大地大,想要富贵不容易,维持家人三餐却不会很难。

杜甫能写出很好的诗,肯定是个聪明人,只要愿意放下架子做做生意、打打工,养活家人是没问题的。实际上,杜甫的诗在唐代并不被重视,属于普通诗人。杜甫的大红大紫,是从宋代开始的。也就是说,杜甫写了一辈子诗,也没有出名,还是不顾一切地写,也不管家人的死活。

杜甫的父亲是个县令,当年的县里人口很少,相当于今天的乡。县令只是小官而已,算不了什么。他的妻子倒是司农少卿的女儿,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官员。可惜物以类聚,岳父也是清廉孤傲之人,家里没什么钱,勉强算是中产,对杜甫没什么帮助。况且,自古救急不救穷,像杜甫10多年不做官不打工,谁还能一直接济他?岳父家就算有金山,也架不住这么接济。

杜甫的性格尖酸,非常刚硬。也许是常年怀才不遇,杜甫满腹牢骚,他的诗很多都是批判性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等等。今天来看,这些都是很好的诗,杜甫也是有骨气有思想的诗人。但是这些诗向上讽刺皇帝,向下讽刺官吏,得罪了所有人,杜甫自然没办法混好。

也许是认为杜甫忠心耿耿,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小官,竟然是杜拾遗,也就是负责提意见的官。可见,杜甫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就是专门说难听话的人。上任才1年,杜甫搞得连唐肃宗也厌恶他,被迅速贬职赶走。杜甫写诗的风格如此,他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预期,不应该将写诗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

杜甫没有朋友。杜甫的性格却比较古怪,就算很好的朋友也随时会闹翻。杜甫晚年有个好友叫做严武,两人关系很好。在成都的时候,严武给了杜甫很多帮助,还借钱给他盖了屋子。拿到这笔钱后,一直居无定所的杜甫才定居下来。成都杜甫草堂根本不是草堂,而是相当不错的屋子。除了借钱,严武还出力,反复推荐杜甫,最终让他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然而,杜甫对严武似乎也没有太多感激之情,反而常常出言讽刺。最终,两人彻底闹翻。严武认为杜甫不识好歹,甚至宣称要杀掉他。好在严武很快就死了,不然杜甫的结局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直到严武死了,杜甫才知道这个朋友的仗义之处。失去了严武的接济,杜甫再次穷困潦倒,没多久也穷死了。据说,59岁的杜甫饿了很多天。一天,耒阳聂县令僱小船来接他,赠送许多牛肉、白酒。飢寒交迫的杜甫一顿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胃扩张送了命。说通俗点,杜甫就是撑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