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中美在赴美上市中企审查问题上达成共识

2022-12-21 08:06

外媒《欧亚评论》12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终于安全了吗?报道如下:

经过十多年的僵持,中国的让步促成中美在审计问题上的突破。12月15日,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宣布,首次获准对中国企业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全面检查。重新设定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面临的三年退市时间表,减轻了约 200 家中国公司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数据显示,两国的审计纠纷可追溯到2000年前后。当时,第一批中国企业开始赴美上市,其中大部分是濒临亏损的民营企业,是当时没有资格在中国上市的企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发现他们无法检查这些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报告。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中国长期以来一直禁止外国公司进行此类彻底审查。为解决此事,SEC和中国证监会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达成相关信息共享协议。

中美贸易战爆发,两国关系急剧下滑。2020年底,美国通过《外国公司控股责任法》(HFCAA),以予中国三年时间向 SEC 提供其的访问权限。否则可能导致200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被迫退市。双方终于在今年8月达成协议,PCAOB按照协议框架派出调查组赴香港进行审查。协议签署时,SEC 宣布计划在 12 月提供一份进度报告,说明它是否从协议中得到想要的结果。

在最新声明中,PCAOB 主席威廉姆斯表示:“这是历史上首次我们能够对(赴美上市中企)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和调查,以根除潜在问题并让公司负责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声明还披露PCAOB和中国证监会9月至11月在香港进行的审计工作流程,其中包含一些此前未曾披露的设计工作细节。例如,在整个审计期间,由30多名PCAOB成员组成的团队将工作重点放在两家审计机构,即中国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香港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组检查涉及这两家机构的八项业务,调查是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证监会和审计师的情况下进行。

对此,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表声明称,欢迎美国监管机构的认可,期待在相互尊重、互信的基础上与美方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更加稳定的国际监管环境。

在安邦证券的研究人员看来,虽然审计纠纷的突破对中国是好消息,但中概股在美国被认为是“安全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审计中暴露的不足,未来两国能否延续目前的合作水平,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同时,鉴于前两次尝试的失败,美国对当前的审计过程也保持明显的怀疑态度。

这些问题反映在 PCAOB 发布的声明中。声明高度评价两国在此“试行期”的合作程度和成果,但对未来发出警告:PCAOB表示在最近检查中发现“许多潜在的缺陷”,但补充说,这样的结果是在世界各地的初次考试中很常见。该机构还提到,这一突破不应以任何方式被误解为赴美上市中企的合规证明。

此外,市场应该意识到,中美此次的突破只是重置中概股在美退市的三年倒计时时间表,而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所使用的审计机构,将继续接受美国的审查。PCAOB表示正在制定相关计划,在2023年初及以后恢复定期检查。如果届时不允许美国监管机构获得审计文件,该机构将重新评估,中国公司将再次面临退市威胁。

双方取得的突破是开了个好头。安邦研究人员认为,中美过去的长期合作关系就像一辆自行车,两国就像前后轮,一个轮子转动,另一个轮子跟着转动。这种关系就是全球化的体现,反映在两国的生产、消费、贸易、投资等各个方面。在资本市场上,美国提供资金一度是中国风险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影响,这一长期模式逐渐瓦解。

随着“前轮”和“后轮”的分道扬镳,大量美国资本开始回避投资中国。同时,如果没有美国的背书,中概股的口碑难免会受到影响,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因此下降。同时,中概股在国际化扩张的过程将面临更多困难。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行,这种情况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此次在审计问题让步是大势所趋。如果这种合作模式最终能够开花结果,两国或许能够开辟一条化解分歧的长远道路。不过,如上所述,目前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并非没有问题。面对美国复杂、高标准的审计要求和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地缘政治关系,中美双方在解决审计纠纷的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中美审计争端取得重要突破。美国监管机构获得对中国企业审计底稿进行全面检查的机会,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然而,并不意味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没有更多问题。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审计暴露出的缺陷,两国能否继续保持现有水平的合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概股在美国是安全的还为时尚早。

编译/迪巴拉2022-12-2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