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起,薛觉先领衔组织觉先声剧团,在粤港澳一带先后演出《白金龙》《姑缘嫂劫》《毒玫瑰》《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剧目。该剧团以善演文场戏著称,而薛觉先独特的“薛腔”极为时人所称道。其中,由他主演的《白金龙》,出现连续演夜戏10余月的空前盛况,真正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据介绍,薛觉先还在改革粤剧化妆、服装、舞台装置和剧场陋习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粤剧大观园内,一位游客正了解薛觉先的故事 。
在这个时期,觉先声剧团与马师曾组织的在香港、澳门活动的太平剧团,并立剧坛而均享有盛誉,形成“薛马争雄”的局面,共同为推动粤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薛觉先致力于粤剧事业的同时还涉足电影事业。1925年就在上海开办非非影片公司,主演默片《浪蝶》。1932年,薛觉先全家移居上海,开办觉先影片公司(后改为南方影片公司),与天一影片公司合拍由他的首本戏改编的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薛觉先与妻子唐雪卿在片中分饰男女主角。
粤剧电影《白金龙》打破香港及广州票房纪录,影响至东南亚,也成为粤剧电影一座开先河的“丰碑”,带动了粤剧电影的拍摄潮流,大量粤剧电影开始涌现,与粤剧舞台演出相得益彰、共荣共存。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罗丽表示,粤剧电影《白金龙》问世后,一方面推动大批粤剧艺人加入电影拍摄的行列,粤剧名伶的代表剧目都被搬上银幕;另一方面,粤剧电影凭借着粤剧名伶的知名度,又以低于粤剧演出数倍的票价吸引观众,使得观众从剧场走向电影院,打破原来由粤剧垄断的粤语娱乐市场。
据统计,薛觉先一生主演电影36部,而由他的首本戏拍成电影的有21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薛觉先牵头引线下,袁小田、刘湛等先后前往香港从事电影行业,也成为香港早期的一批专业武术指导,其后人、门人所创立“袁家班”“刘家班”“唐家班”,也为香港早期武侠功夫电影的辉煌贡献了巨大的幕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