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各地迅速行动落实十条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各地迅速行动,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优化核酸检测,调整隔离方式,按规定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等。
无症状感染者居家不需要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对居家照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要强调的是,没有症状的就不需要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的,比如说发烧、咳嗽等等,做好对症治疗。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不再封控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当发现混管阳性以后,相关部门会尽快通知到混检人员,让他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同时也会尽快安排人员上门采样复核。跟混检人员同楼栋、同单元的人员不需要临时封控。当复核结果都是阴性以后,混检人员马上解除隔离措施,如果上门复核出现阳性,这个时候要及时落实管控措施,根据现场流调和风险研判结果,及时管控密接,划定风险区,做好相关的疫情处置工作。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米锋:要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情况摸底,分级分类提供健康服务。
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三剂疫苗后死亡风险下降9.3倍至1.5%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一级巡视员夏刚:8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一剂疫苗不接种,有研究表明,死亡风险14.7%,接种一剂死亡风险降到了7.16%,如果接种三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1.5%,与没有接种疫苗相比,接种三剂疫苗,死亡的风险下降了9.3倍。
长期居家老年人有必要接种疫苗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是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导致发病甚至重症、死亡,所以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
同时,考虑到这些老年人行动不便,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加方便的接种疫苗,我国延续了之前的一些做法,包括使用流动接种车、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和开通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等措施。同时,也提出各地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要的常用设备和药品,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让这类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以完成疫苗接种。
医务人员感染了怎么办,居家治疗还是继续上岗工作?
郭燕红: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也应当遵循“新十条”有关的要求。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我们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要加强对重点区域也就是职业暴露风险比较高的区域的管理,像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包括门诊,要优化相关工作流程,配足医护人员力量,医务人员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科学穿戴防护用品,努力将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来保障执业安全。同时,医疗机构也要加强医疗资源的调度和准备,来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第二,我们多次要求要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特别是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临床救治工作,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和工作班次的安排,能够确保医务人员的力量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不至于由于医务人员大量的职业暴露造成感染以后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第三,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一个是人流量大,另外一个是脆弱人群也非常多。因此按照“新十条”的要求,进入到医疗机构要查验48小时核酸结果。我们要求患者也要尽可能的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或者是抗原检测,就诊的患者及陪同人员,都要规范佩戴好口罩。但同时我们也要求,一旦有急危重症,即便是没有核酸证明,也是以救治为先,同时做好科学防护,来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般人群还是以平常心对待新冠病毒感染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新的优化措施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可以居家隔离,有的群众一听说身边有阳性感染者觉得比较恐怖,还有一些家庭有老人和婴幼儿,担心感染风险,请问专家怎么看?是否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风险是否可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明显下降,感染者大多数无症状或者轻型,重症病例比较少,我们应对起来可以有效控制重症风险,降低病死率。另一方面,新冠病毒感染致病力下降,大家还是以平常心对待它,不必要紧张甚至恐惧。当然,我们采取的优化措施,居家隔离和观察治疗实际不是放开,而是为了更有效的、精准的分层救治,一方面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保证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急重危症的治疗,所以我们有一系列的办法防止造成进一步传播的风险,同时使那些需要治疗的人群,重症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转诊和治疗。
王贵强强调,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的成员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也要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强调几点:居住的房间每天要通风,良好的通风对呼吸道传染病降低传播性至关重要。第二,卫生间、浴室单用最好,每天也要消毒,如果共用一定要错开时间,用后要进行消毒,避免家庭传播。第三,做好手卫生和环境的消毒,包括做饭、用餐等等过程中,要注意好手卫生。第四,咳嗽、打喷嚏一定要拿纸巾盖住,然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避免后续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第五,用过的纸巾、口罩等等一定要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统一转运。第六,个人物品不要混用,和家里人尽可能分开,因为物品本身也有可能造成传播的风险。
总之,通过一系列个人防护,环境隔离,最大限度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来源: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