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选中“宦官”郑和下西洋

2022-11-28 19:01

历史上,明朝朱棣曾多次派郑和下西洋,还给了他军队、武器和舰队,能够让朱棣如此劳师动众去做这件事,初衷或许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还有更深层的目的,那就是把大明王朝的威名传到海外。

因此,郑和所领导的舰队还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和平使命,但这么重要的任务,朱棣为什么要交给郑和这样的一位“宦官”来完成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郑和的经历,以及郑和和朱棣的关系了,以下3个原因表明郑和是唯一可以执行这个任务的人选。

郑和原名马三保,是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当时的中国,航海是比较偏门的学科,而且云南属于陆地,也没有接触到海的机会,那么,为什么郑和会喜欢航海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郑和的家族和他的信仰了。在他的家族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也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相信这也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的最大愿望。而麦加就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临海国家,如果想要去麦加,那么航海技术必不可少。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去过麦加,在郑和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讲述那朝圣途中破浪远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奇人异事。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郑和,因此幼年的郑和与他同龄的那些孩子并不一样,他没有坐在书桌前日复一日地背诵圣贤之言,以求将来图个功名,而是努力锻炼身体,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

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有朝一日,必定乘风破浪,朝圣麦加。

宣扬大明王朝,那可是非常荣誉的事情,朱棣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身为宦官的郑和去做这件事呢。那就要聊一下郑和与朱棣的关系了。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令,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而当时年仅11岁的郑和也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战俘。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个极为残忍的惯例,那就是——阉割,而郑和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失去了当一个真正男人的机会。

郑和在跟着军队过了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他遇到了朱棣。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于是,郑和被选为朱棣的贴身侍卫,跟随在朱棣的身边,郑和真正享受到了被信任的感觉,所以他对朱棣很忠心。在此之前,郑和还是被叫马三保,他是后来成为朱棣的亲信之后,才被赐姓“郑”,而郑和这个名字一改便是千古流芳。

对于朱棣来说,下西洋的初衷除了要把明朝的威名传到海外,还有更隐秘的原因,那就是寻找建文帝。因此,朱棣必须要派亲信出去才能保证事情的成功,而郑和恰好是他非常信任的人。

郑和才11岁就能够跟随军队打仗,在军队里讨生活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谋略,而郑和能够从军队里走出来,还成了朱棣的亲信,中间他的谋略不可小觑。

事实上,郑和也的确如朱棣所愿,他用自己的谋略把大明王朝的威名传到了海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