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 星期一 09:19:24

马冈刻书“威水史”:媲美“苏板”,声名远扬

发布时间:2022-11-04 10:33

“书板之多,以江西、广东两省为最。江西刻工,在金溪县之许湾;广东刻工,在顺德县之马冈。”清代诗人金武祥在他的《粟香随笔》中如此叙述,马冈刻工之闻名,展露于清代中晚期。

W2

▲容城艺术馆制作的黑白木刻——马冈木刻雕版之乡。

根据史料记载,马冈刻书的崛起与江南地区书坊高度商业化、广州佛山成为印刷重地有着深刻的关系。《顺德县志》提到:“苏州书贾往往携书入粤,售于书肆。得值后,则携稿往马冈刻板。刻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江南,以江纸印刷分售海内,见者以为苏板矣。”江南刻工价格水涨船高,商人南下发现顺德马冈刻工不仅价格低廉且技艺精湛,能媲美“苏刻”,之后周边城镇、广西、湖南等地的书坊开始大量使用马冈木刻雕版来印书。

为此,马冈专门修建书前码头,即如今马冈粮仓的位置,刻好的书板都在此经水路运往各个地方。

“根据村裹面的老人说,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传来刻板的声音,以家庭为单位去从事刻书行业。”容桂马冈村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慧芳介绍,当时的马冈人从广佛揽活回来,先找坊间艺人、熟手刻工画好文字与图稿,然后再誊在木板上,留下界线后再逐一雕刻。马冈木刻雕版传人彭桂婵就是这样跟着学习、练习刻板技艺,先按字样浅浅地刻个轮廓,由她的姑姑校对是否准确,然后才继续刻下去。《顺德马冈版画的传承与创新》一书中介绍,当时马冈村裹面有许多女孩刻板,有的人不认识字,依样画葫芦,只负责刻一些简单的字体或图案,再由熟手刻工完成书板。

曾经,类似彭桂婵这样的刻书女工有非常多,而马冈也是国内几个存在过女子刻书的地区之一,“均以书板多者为富,嫁女常以书板为奁资”,甚至嫁妆都是以书板多少,为家庭财富的衡量标准。

“马冈刻印除了书籍,还有因应本地风俗年俗的印刷品,象是木板年画、年例、贵人纸,以及用于祭祀的制品。” 黄慧芳说。根据《明清佛山木板印刷初探》研究数据显示,马冈刻书以通俗读物为主,比如通胜、黄历、木鱼书等,也有一些课本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

实际上,印刷环节中唯木刻雕版最是繁琐费时,基本掌握这项手艺起码要训练1年以上。彭桂婵曾介绍,她的姑姑跟着师傅学习了好几年才有雕刻书板的机会。但是,只要马冈人学会了,精致的雕版便能在他们的巧手中诞生。

一直以来,顺德、马冈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工匠人才济济,从家具、船只到饼印、雕花,手艺精湛的匠人们声名远播,也难怪马冈木刻雕版可以“以假乱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