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破坏到重生,薛松的非常道创作 – 苏媛

发布时间:2022-09-20 11:17

cs

中国著名艺术家薛松。

世间没有事情是永恒的,也许生死是唯一不变的定律,万物在无限的轮回中生长、毁灭到重生,就如中国当代艺术家薛松的创作。

祖籍安徽的薛松生于1965年,是中国波普艺术的重要艺术家之一,曾多次在内地、香港及海外举行展览,作品获不少美术馆收藏,包括香港的M+。说起这位艺术家,免不了提到1990年发生的一场火灾。

火中诞生灵感

薛松成长于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在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艺术系,正值中国经济开放改革时期,面对大环境的变化与外来信息的冲击,一度陷入迷茫中。没想到1990年他的画室失火,虽然是一场灾难,但“结果”却出人意表。他面对着火灾现场的一片灰烬,反而获得启发,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通过拼贴手段,把印刷品的残片解构重组成全新图象。薛松表示,那场火好像是天注定,让正在迷茫中的他得到了创作灵感,“焚烧”、“拼贴”、“解构”、“重组”,从此成为他独特的创作语言,正如他自述:“我的作品自火中诞生”。

多年以来,薛松以他独特的创作语言,通过图像的毁灭与再生,讨论社会、传统、人文、自然及抽象等相关议题。他早期的作品相对具象:“当时的作品会有更多传统或是较为知名的图像和元素,但近年随着年龄渐长及成熟,我更倾向于抽象,但是我并不是有意地抽象,而是从自然中抽取抽象的元素,可以说是一种从繁到简的过程。”薛松目前在季丰轩展出的全新展览《非常道–薛松近作展》,正好说明他的转变和这个时期的创作特色。

《非常道–薛松近作展》展出的二十多幅作品,属于薛松自2019年开始的《法自然》系列。“法自然”出自《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意指宇宙天地间万物运行均遵循的“道”,亦即世界的本源,规律的本身。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周而复始,往复循环。《法自然》系列以自然、四季、节气等现象为题,通过拼贴、解构与重组,呈现如水、火、叶脉、大理石、冰裂等自然景物,构成一种大自然间生命轮回的意像。若细看,会发现用作拼贴的现成图像文本,与内容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冲突,作品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艺术家明显地更为注重情感与哲理的表达。

观众可以从非惯性的观点去看,从中感受自身与大自然的关系,与艺术家一同思考自然之道。薛松表示:“我感觉以这种创作语言,我还有很多话可以说,还是没有完成,会继续下去,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我能更自然地表达自我,从‘法自然’变成‘法自我’。”

cs1

薛松《法自然系列–冬》。

cs2

薛松《法自然系列–冬》。

cs3

薛松《法自然系列–韵律》。

反思中国艺术

这是薛松第三次与季丰轩合作,展览因新冠疫情推迟了约两年举办。薛松表示,疫情让他更加追求单纯,上海封城期间他几乎有两个多月足不出户,对艺术家来说,也许正是一个沉淀休息的好机会!季丰轩创办人季玉年表示,疫情的确带来很多不便:“这三年我们都不能去内地,也无法看到在北京或上海举办的当代艺术展览,所以慢慢感觉有些遥远了。不过感谢M+的开放,到现在为止已吸引了超过一百万人参观,也引起了很多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再次反思,包括‘85新潮’以后的艺术史,以及艺术家的不同面貌。但M+也因受到场地的限制,例如薛松在M+展示的作品,只有一件,但实际上M+总共收藏了他四件作品,至今无法全部展出。”

为了是次《非常道》的展览,薛松再次来到香港:“对我来说,香港可以说是一个福地,是我最早出境做展览的地方。香港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平台,有丰富的信息,能发挥很好的桥梁作用。”薛松很谦虚地表示对年轻香港艺术家认识不多:“感觉香港的年轻艺术家很不容易,成本很高,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cs4

因新冠疫情关系,蒒松的展览推迟了约两年举办。

毁灭、重组、再生,在接近三年疫情后的今日,思考着这个周而复始的自然法则,感慨万千。一场全球疫症打乱了生活节奏,改变了工作和社交方式,个人自由再不是唾手可得,生命变得脆弱,一切几乎要推倒重来。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许只能从大自然中学习生存之道,从艺术中得到安慰,“法自然”放于此时此地,最适合不过。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