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头戴门帘子不仅装饰

2022-09-19 15:11

在清朝规定全国男子留辫子之前,古代的男性都是将头发束于头顶。男子二十岁时还要举行加冠仪式,称为束冠礼。除了戴束发冠,男子还会在头上戴一顶形同帽子的东西,不过,那是具有一定身分的人才能戴的,叫,是一种礼冠,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重要活动的时候戴。

古代皇帝上朝,或参加祭祀等盛大典礼的时候,会传特殊的礼服,佩戴礼冠。皇帝戴的冕冠跟其他人不同,帽檐前后有垂下来的珠串,像两幅门帘子挂在皇帝的额前与脑后。这与众不同的门帘子是干什么的?其实也象征着他的皇权。

冕制起源于黄帝时期,到周朝逐渐完善。冕冠顶端有一块长形的冕板,叫“延”,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而佩戴这种规格帽子的人,自然就是天子了。

冕檐上垂的若干珠串,叫“旒”,是用彩线将珠玉串到一起的,与冕冠合起来,名曰冕旒,冕旒的材质不同,和数量多少,是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准。

旒本是旌旗上梳齿样的条带装饰物,据《礼记》记载:旗十有二旒;《礼记》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意思是,天子以五彩玉为旒,天子冕冠上的旒有十二串。

冕旒刚出现的时候,不仅天子,诸侯王也能戴,根据尊卑,旒的数量有九、七、五之分,戴错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据《周礼》记载:“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后来皇权越来越集中,冕旒也成了帝王的专属,于是冕旒也代称帝王。《淮南子》里有称:“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旒可以用五彩珠串,但是冕冠的制式历朝大抵相同,都是外黑里红,红是朱红色。礼服跟冕冠搭配,也是黑色为主,辅以少量朱红色,整个冕服相得益彰,显出帝王的大气与尊贵,颜色也低调庄重。

古人头上的珠宝都是拿来做头饰用的,冕旒自然也有装饰冠的作用,不过它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古代有“目不旒视,充耳不闻”之说。置旒的目的是“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身为帝王的人,要有广大的胸怀,能识大体,能容小错。

除此,冕旒还有一个功能是,将皇帝与大臣的视线隔空,让臣子无法通过皇帝的脸色,和眼神猜测皇帝的心思,也能保护皇帝流露出来的表情,以免失了帝王的仪态和尊严。

冕旒置于面前,也是在时刻提醒皇帝,坐在高位要懂得把控心思与情绪,做到随时自省。一旦皇帝控制不住脾气,冕旒就会剧烈晃动,有伤大雅。所以,冕旒也是个控制皇帝仪态的工具。

周朝时,周公建立各种礼仪、规矩,官服的礼制被正式确定,后人也沿用了这种极具皇权象征的制度。

古人受儒学思想影响,既然头冠能象征地位,民间也流行起来。以冠束发的,非富即贵,普通的农民就没谁戴冠了,大多用的头巾布条之类的束发。

秦汉时期,皇帝的朝服是典型的黑色红色搭配,后来朝服逐渐变化,到了宋朝,皇帝便几乎不再戴冕旒了,朝冠外形精简了一些,但朝冠的材质却全是纯金打造的了,上面的龙与雕花更加精致。

与金色的礼冠搭配,自然要穿金黄色的衣服,正黄色成为皇权的代表色。除了皇帝皇后的朝服能使用这种鲜艳的明黄,诸侯王与其他后宫嫔妃都是不允许的。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皇帝也不戴冕旒,他们戴的帽子也不同于汉人皇帝的制式。到了清朝,冕旒制式的礼冠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满清虽然是从汉人手里接过的政权,但是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虽然他们在不停地汉化,与汉族融合,但是骨子里还是只遵从自己的文化习俗,并强制汉人百姓改穿满族的服装,留满人的发型。

满清皇室喜爱东珠,配以纯金的底,做成各种装饰品。但东珠珍贵,数量少,根据身分地位,佩戴东珠的数量也不一样,最多不能超过十二颗。当然,皇帝皇后例外,想戴多少都可以。

东珠还要根据身分区分大小。最大质量最好的东珠肯定是给皇帝皇后的,嫔妃戴东珠的大小不可以超过皇后,否则就是尊卑不分。

历朝皇帝冠服的衍变根据各人不同的审美来定的,不过,都不失豪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