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经亚洲评论》9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食品业寻求满足居家食客的食谱 6个月前,张大卫(音)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商机:中国火热的预制菜行业。在赔了大约10万元后,他关闭了在北京一家超市租用的10平方米摊位。张失败的创业经历表明,中国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被所有人接受。但许多分析师和企业认为,疫情期间受到消费者欢迎的这一行业仍然可以提供健康的生活。
2019年创立珍味小梅园的浦文明今年在一个网络研讨会上说,该行业还会进一步发展。他表示:“消费者会觉得疫情期间吃的预制菜特别方便和美味,消费后就会记住它。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他们的消费习惯在疫情期间已慢慢形成。”几家食品制造商的高管们也认为,疫情后预制菜行业的增长可能放缓,但消费者的需求将持续下去。
疫情前,包装好的预制餐主要卖给餐馆,以助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随着疫情防控对餐饮业造成冲击,预制菜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不得不居家的消费者身上。李艾普(音)就很喜欢预制菜,这位35岁的销售经理说:“我不太会做饭,所以就买三杯鸡和猪肚鸡等预制菜,更重要的是,这比到餐馆吃便宜。”
大多数分析预测这一市场会持续增长。德勤估计,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5500亿元,到2026年将达1万亿元。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个人消费者只占市场的30%左右,70%的预制菜出售给了餐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在提高,这是投资者涌入这一行业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但该行业面临挑战。国金证券7月的一份报告警告称:“预制菜行业门槛不高,但很难一家独大……因为有太多参与者。”而对于那些站稳脚跟并进行扩张的公司来说,另一个障碍是确保食品新鲜的安全冷链成本高且发展不足。零售业分析师鲍岳忠也认为冷链物流需要改进,并表示预制菜仍没有许多消费者期望的那么美味又便宜。但他认为预制菜有望增长。“预制菜仍然有很大潜力,因为对于餐饮业来说,目前很难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